前段時間,美國拍了部電影——《豬排山》,反映上甘嶺戰敗后,美軍不服氣,又與志愿軍在石硯洞北山較量的戰事。這個石硯洞北山的戰役,其實比上甘嶺戰役更激烈,可惜少有中國人知道,倒是美國人知道得多。美國人可能不喜歡復雜的名字,于是他們把石硯洞北山叫“豬排山”。豬排山這名雖俗,但好記啊!以下就叫豬排山吧。
(美國士兵在豬排山中右手拿手雷準備投擲)
豬排山的特殊地勢與志愿軍的特殊戰法
豬排山位于朝鮮鐵原郡,是朝鮮與韓國分界線北側的一座山。此山不大,只有1平方公里,一個步兵連守衛就夠了;此山也不高,才300米,遠遠比不上上甘嶺的高度;更奇怪的是,此山周邊,有很多山的海拔都高于此山。這就決定了豬排山在軍事上的一個特點:易攻難守,這一點,與上甘嶺是完全相反的。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志愿軍與美軍要選擇在這么一個易攻難守的地方進行爭奪呢?這就涉及到在豬排山上,志愿軍的戰略意圖。
易攻難守的地方如何打?
在革命戰爭年代里,革命軍隊早就摸索出一套戰法,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豬排山正好適合這一戰法。具體做法是:志愿軍先讓美軍占領此山頭,然后我軍后方陣地用喀秋莎火箭炮猛轟,消滅山頭上的美軍。若美軍不愿去占領山頭,志愿軍便派個小分隊去假裝占領山頭,引誘美軍攻打;等美軍沖上去,志愿軍馬上撤入坑道,或堅守幾小時再撤入坑道,把陣地讓給美軍,后方部隊再用喀秋莎火箭炮猛轟……如此反復。此戰術被稱為“放血戰術”。志愿軍先后組織了7次對豬排山的進攻,次次都是攻占山頭后再撤退,美軍每次都忍不住去攻打,承受了巨大損失。
(我軍后方陣地喀秋莎火箭炮)
可是到了1953年7月,上述戰法就不行了,要換了。因為這個時期,朝鮮戰爭邊打邊談判的局勢已到尾聲,馬上就要簽停戰協議了,一旦簽了停戰協議,就不能再打了。所以,必須趕在簽停戰協議的前幾天或一天,占領你想要占領的山頭。
具體到豬排山,在1953年7月,中美雙方的戰略都是:占領它,并守住它。那么,接下來的第8次豬排山之戰,應該是最后一次豬排山之戰了。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著重講解的豬排山攻守戰,只打了5天。
鹿死誰手,拭目以待。
(志愿軍作戰中)
最后一次進攻豬排山,志愿軍只用了幾小時
最后一次豬排山之戰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志愿軍攻取豬排山;第二階段為鎮守豬排山。
先說第一階段:攻取
當時負責攻打豬排山的,是23軍的67師。按上甘嶺的打法,攻打山頭的一方是不需要修坑道的,可是志愿軍在攻打豬排山之前,就在自己這邊的山坡上修筑了坑道。這條坑道是專門的“運兵坑道”,士兵們從坑道中前進,敵人看不到,也打不著。而且,這條坑道一直修到了離敵方陣地120米處,都到美軍的眼前了。真是又奇又險。
在攻擊時間的選擇上,志愿軍選在了1953年7月6日的深夜,保證了出其不意。而且當時下著大雨,美軍都在躲雨,67師第200團6連冒雨出擊,幾小時便占領了豬排山山頭陣地。當然,真實的進攻過程并不輕松,志愿軍戰士們從頭到腳濕透了,全身泥濘,變成泥人,接著又變成血人,戰士許家朋,學黃繼光再次堵機槍……
(我軍依托坑道攻防示意圖)
守衛豬排山,志愿軍2次創新戰法,穩如磐石
失去豬排山后,美軍不服,尤其是美軍第8集團軍新任司令官泰勒,有些狂躁,他發誓要把豬排山奪回來。泰勒實力不俗,他是二戰功臣,空戰雄鷹,美國四星上將,西點軍校校長,誰也不敢小瞧他。
(泰勒)
泰勒派了猛將——美第7師師長特魯多負責主攻。
美軍炮火很猛,豬排山很不好守,怎么辦?67師考慮許久,想到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當敵人攻上山頭陣地時,我軍不死戰,也不死守,而是迅速后撤,躲入陣地下面的坑道里,與后方陣地的炮兵聯系,然后后方陣地炮兵萬炮齊發,將沖上陣地之敵全殲。
這一招果然奏效。7月7日天一亮,美軍開始進攻,一輪飛機、重炮轟炸后,步兵猛沖,直上山頂,他們到山頂一看,沒人。正左右尋找,忽聽得炮彈呼嘯而來,兩個連的美軍報銷了。
第二個辦法。我軍預計到美軍正面強攻失利,會出兵到豬排山北坡截斷我軍補給,于是67師在敵人可能出現的地方先埋伏好。
(我軍狙擊手)
結果,敵人果真上當。7月9日,狡猾的特魯多聲東擊西,他一面正面進攻山頭陣地,一面派出一個步兵營,以坦克開路,向豬排山北側挺進,很快就進入了我軍埋伏圈。志愿軍立即用坦克炮射擊坦克,瞬間就擊毀6輛坦克,其余掉頭就跑;剩下的美軍步兵,失去了坦克保護,可憐,志愿軍用重機槍掃射,其狀慘不忍睹。
特魯多不肯認輸,又調來5個營的兵力猛攻山頭。然而山頭始終在志愿軍后方陣地喀秋莎火箭炮的炮火籠罩之下,猛攻山頭的結果是血肉橫飛,死傷枕藉……而守衛陣地的志愿軍戰士卻躲在山頭之下的坑道里,捂著耳朵聽炮聲……
仗打成這個樣子,再打已無意義,所以在7月11日,特魯多要求停戰,泰勒同意。戰后統計傷亡,從7月6日深夜到7月11日下午,一共5天,志愿軍傷亡1800人,美軍傷亡3500多人。
豬排山守住了。
(演片中,志愿軍喊話,要求美軍在45分鐘內投降,這個美國士兵在看表)
豬排山之戰證明:志愿軍戰勝美軍是事實,不存在僥幸;美軍若想繼續打,他們只會繼續敗。所以接下來朝鮮戰爭最后一戰——金城戰役,美軍做了看客,眼睜睜看著南韓慘敗,也不去幫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