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忠縣白公街道松柏村,56歲的韓繼安正忙著土法造紙。
韓繼安從6歲起跟隨父親學習這門手藝,堅守至今已50年。
2009年,韓氏土法造紙技藝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韓繼安也成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加工竹片
浸泡發酵竹片
碾壓竹材熟料
制漿
韓繼安向兒女傳授舀紙技巧
磊紙
壓紙
折紙
土法造紙需經選材、浸泡、發酵等十余道工序,歷時近一年才能完成。韓家曾是當地造紙世家,但隨著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如今全村僅剩韓繼安一家仍在堅持古法造紙。盡管造紙收入微薄,他仍每年堅持制作,不讓老祖宗的手藝失傳。
如今,韓繼安的兒女雖各有事業,但回家時韓繼安仍會向他們傳授技藝。“不指望他們以此為生,但希望有人記住這門手藝。”盡管面臨傳承困境,韓繼安依然期待這門古老技藝能延續下去。
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趙軍 上游拍客 譚衛高 攝影報道
投稿郵箱:syxw@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