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蘇州具身智能水平發展如何?
當下,蘇州搶抓機遇
努力建設全國具身智能機器人
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區
和示范應用樣板城市
從“七十二變”到“大力士”“飛毛腿”
蘇州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
不斷實現技術突破
產品供給、場景應用日益豐富
蘇州機器人產業規模劍指2000億
具身智能是什么?
具身智能作為
人工智能與物理實體結合的產物
正引領著人工智能技術
邁向新的高度
從國家到地方,都把具身智能
作為未來產業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機器人
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規劃、自執行等特征,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當前,以工業體量大、制造產業鏈配套全、營商環境優為特色的蘇州,正全方位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蘇州具身智能發展水平如何?
蘇州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
已累積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蘇州市聚集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6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制造核心企業80余家),2024年產業規模達1395億元,形成了覆蓋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制造、下游系統集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蘇州連續四年位居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城市綜合實力排名TOP10”第三位。
蘇州各地也紛紛布局發展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態勢
家用服務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吳中區、蘇州高新區、相城區;
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昆山市、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
醫用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蘇州高新區;
系統集成應用企業主要集中在昆山市、蘇州工業園區、吳中區和吳江區;
核心零部件(軟硬件)企業在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等地廣泛分布。
優質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集聚蘇州
工業大市的蘇州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在整機、
核心部組件方面技術不斷突破
產品供給、場景應用推廣日益豐富
產業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國內首款可跳躍的機器人“夸父”
樂聚機器人是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高端智能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也是國內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
自2022年落戶吳江東太湖度假區以來,樂聚機器人相繼推出醫院物流機器人、高動態仿人機器人等研究成果,發布了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夸父”,并在工業制造、商業服務、科研教育3大場景完成批量交付。
“靈猴”向核心零部件世界級供應商邁進
蘇州靈猴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智能制造裝備領域相關零部件的研發工作,正在向成為智能制造領域核心零部件世界級供應商繼續邁進。
蘇州靈猴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浩介紹,“我們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將會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簡單來說,它能像人一樣,通過學習各種本領,實現從感知場景到自主規劃并執行任務,拓寬‘就業’渠道,就像靈猴‘七十二變’。”
目前,靈猴正與智元機器人合作,其合作量產的智元機器人遠征系列輪式人形機器人,投產不到半年時間,單月最大產能就達到200臺,成為2024年國內量產最多的輪式機器人生產項目。同時,該款機器人已成功應用于多地數采中心。
“穿山甲”占據商用服務機器人一席之地
從2006年成立至今,蘇州穿山甲機器人成為了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自2011年起,穿山甲專注于末端配送機器人和AI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并迅速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如今,公司已經擁有300多項自主專利,機器人內置自研智多星(SmartStar)垂直大模型和DeepSeekAI大模型,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力量,產能和銷量在全球范圍內遙遙領先。
今天,穿山甲機器人已經走進了全國超過千家餐飲門店,并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公司最新研發的“飛毛腿”外賣機器人,將在今年四月小批量投放,預計五六月份正式大規模落地。
“知行”大負載機器人手市占率國內第一
知行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研發生產出能夠負載120公斤的重載機器人手。“尤其是在需要人力重復操作、精細操作的環節,我們的產品完全可以進行替代,不僅效率更高、精確度更高,成本也更低。”公司董事長白國超說,“我們在小負載機器人手領域做到了市場占有率國內前五,大負載領域目前是國內第一。”
目前,知行機器人構建了機械智能、感知智能、驅控智能三大核心智能生態技術圈,推出了工業平動手、協作手、仿生手、重型手四大類別產品,累計獲得超過150項知識產權,并在國內外大賽中榮獲60余項獎項。
“追覓”不斷升級掃地機器人
蘇州追覓科技新近推出了一款造型酷似敞篷跑車的掃地機器人,只見圓形的艙頂滑蓋優雅開啟,一只機械手如銀蛇出洞“絲滑”伸出,靈活地用前端的“夾子手”夾起散落物件。完成收納后,機械手又取出配件倉中的毛刷,“伸”進展示柜間的夾縫開始深度清潔。
“這款智能掃地機不僅加裝了追覓全球首創的仿生多關節機械手,還搭載了具身智能大模型‘大腦’。”蘇州追覓工程師劉瓔皞表示,該款產品在美國2025全球消費電子展(CES)首次亮相后,立刻引發了行業和市場的高度關注。追覓機械手還搭載了具身智能大模型,通過雙相機系統+AI深度學習,掃地機器人不僅能識別物體,還能自主判斷處理順序,就像一個懂得規劃的“智慧管家”。
“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AI+制造的新可能,不斷升級機械手技術,將掃地機與其他智能家電形成聯動,讓掃地機器人真正成為智能‘機器人管家’,更好服務千家萬戶。”劉瓔皞說。
未來已來,蘇州如何抓住機遇?
日前,蘇州發布了
一批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要素名單
包括常熟智匯未來具身機器人創新谷等8家“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特色產業園”,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國際聯創中心等10家“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高能級創新平臺”,江蘇智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優質領航企業”,充分發揮優質資源引領帶動作用,推進蘇州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在蘇州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
也在持續優化
01
政策供給方面
研究制定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努力建設全國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區和示范應用樣板城市。
02
技術創新方面
核心零部件、服務機器人等優勢環節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實現了多項國際領先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多項省級以上智能機器人攻關項目陸續啟動;一批市級機器人創新聯合體陸續建成。
03
平臺建設方面
江蘇省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平臺獲批建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入圍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江蘇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已啟動建設。
04
標準建設方面
江蘇省具身智能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獲批建設;一批重點企業主導參與國際標準10余項、國家標準超50項;多家企業獲國家標準創新貢獻獎。
據介紹,蘇州將以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堅持應用牽引、整機帶動、軟硬協同、生態培育的發展路徑,緊扣具身智能自感知、自決策、自規劃、自執行的技術特點,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整機、核心部組件的技術突破,加快實現產品供給、應用推廣、產業集聚。
談及蘇州的“小目標”
到2027年,全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體系初步建立;
重點培育3家以上擁有整機商業化量產能力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年產量達1萬臺;
核心產業規模達100億元,直接關聯產業規模達300億元,支撐機器人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
在“大腦、小腦、肢體”等核心部組件領域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在制造、服務等領域實施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示范。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蘇州發布??????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系慕老師159 0176 7989(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