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活動多,花樣把客引
清明假日,很多人選擇出游小憩,連云港市云臺山景區的春日美景和特色文旅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
“爬爬山,賞賞花,我們趁著假期來充分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身處美景中,讓人心情愉悅。”當天,游客周茹曦一家人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拍照,滿臉笑容。在花果山景區櫻花園,爭相綻放的櫻花樹下,市民游客盡情拍照“打卡”。在游客中心廣場,熱熱鬧鬧的《上春山》舞蹈表演拉開景區清明假日演藝的序幕,演員們身著粉衣、手拿搖扇,身姿綽約、翩翩起舞,臺下游客紛紛拍手叫好;《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和“猴子猴孫”上場敲響大鼓,點燃現場氣氛,游客們也紛紛在臺下隨節奏敲起景區提供的小鼓,高大的“大圣機甲”更是受到大家歡迎,眾多游客紛紛與其合照留念。
“今年,我們將第四屆‘花果山之春’賞花季與清明假期結合,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互動節目。”花果山景區文化旅游科科長劉智說。假期期間,游客可以看到“西游萌獸大鬧天宮”的歡樂場景,還可以與“大圣機甲”親密互動,感受科技與神話的完美融合,更有“女兒國王招婿”的沉浸式演繹,讓游客們有機會參與一場浪漫的招親大會,體驗別樣的西游風情。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趙芳 通訊員 劉東
鑼鼓起,賽船競
茅山會船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周社根 攝(視覺江蘇網供圖) 旗幡如海,篙槳如林,會船如梭,鑼鳴鼓響……4月4日,在興化市戴南鎮茅山村,一場會船盛會激情上演。市民游客里三層、外三層,把賽場圍得滿滿當當。當天,參加茅山會船的船只有130多條,活動吸引群眾4萬多人次。
茅山會船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抗金時期,當時義軍在此阻擊金兵南下獲勝。戴南鎮社會事業辦公室黨總支副書記許杏波介紹,此后每年清明節前夕,當地村民都會模擬當時情況,自發組織會船競賽,并于清明節齊撐戰船模樣的船只到祭奠口吊唁陣亡的義民,同時祭掃散落各村的無主墳墓。
2014年,茅山會船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茅山村黨總支書記曹學俊介紹,鎮里今年投資近500萬元實施賽道周邊環境整體提升工程,建設“綠色茅山會船水上賽道”,同時在村內打造了非遺大院,集中展示茅山會船、茅山號子等項目。在大院中央,非遺石鎖表演引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在藝人的操作下,石鎖被拋向空中,翻滾后被穩穩抓住,再翻滾后又落在藝人的手臂上,現場喝彩聲不斷。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董鑫 通訊員 姚玉明 袁開建
花海芬芳引流 產業繁榮增收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4月4日,清明假期第一天,句容市白兔鎮西井村櫻花園迎來大批賞櫻游客。淡粉色的染井吉野、深粉色的關山櫻、純白色的松月櫻……層層疊疊的花簇,讓南京游客張蕓拿著手機拍個不停。“在朋友圈看到這邊的游玩攻略后,特地帶家人一起過來賞花。”張蕓說,網友分享當地的紅燒肉和老母雞湯味道很好,中午就準備在村里找家農家樂嘗嘗鮮。
西井村地處丘陵,有著豐富的旱地資源。2020年,該村引進蘇州一家公司開發櫻花苗木產業,盤活了1000畝低效益的土地。有了增效經驗,西井村又引進2家企業,將村里的櫻花種植面積增加到2000畝,品種達10余種,形成了句容最大的櫻花苗木觀光地。“我們村里打造了1000余米長的櫻花大道,為游客賞花提供便利,村民也由此實現增收。”西井村黨總支書記朱進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年全村村民土地租金收入共約100萬元,櫻花種植和旅游開發每年還可為從事相關工作的村民增收共約60萬元。
在白兔鎮的伏熱花海內,郁金香、芝櫻、冰島虞美人已經進入盛花期,各色花瓣在春風吹拂下輕輕搖曳,散發出迷人的芬芳。伏熱花海運營方統計數據顯示,清明假期首日,景區游客量超5000人次。“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更多新品種鮮花也將開放。預計入園游客數能在‘五一’期間達到新高。”伏熱花海景區營銷部經理朱容寧說。
賞花游還帶動了采摘游。這兩天,在白兔鎮徐村草莓基地,游客們提著籃子精心挑選草莓。“花兒開了,游客就到了,生意就來了。人多的時候,每天能接待近200人。”草莓采摘園負責人王柏生高興地說,隨著花海的知名度不斷增加,他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錢飛 通訊員 莊瑜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