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 潮新聞
練八段錦、喝中藥茶飲、用艾灸拔罐調理身體……近期,中醫減肥掀起了一陣“開營潮”。各地涌現一個個“中醫減肥訓練營”,讓不少渴望甩掉贅肉的“XXL人士”心動不已,紛紛前往當“學員”,試圖在艾灸氤氳和經絡圖譜間解鎖“中醫輕盈密碼”。
不同功效的中藥茶飲。受訪者供圖
在一個個走入訓練營的身影背后,是一組引人警惕的數字——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同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由此可見,體重管理,已經成為一件國民大事。其實早在去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16個部門就聯合印發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而近期的互聯網平臺更是熱鬧,“國家喊你來減重”“國家不同意你變胖”等話題熱度攀升。“中醫減肥訓練營”稱得上是應景。那么,在訓練營減肥究竟是一種什么體驗?中醫減肥又有何訣竅?潮新聞記者現場探訪,帶你尋找答案。
浙江省中醫院“2+5中醫非藥物體重管理特訓營”。潮新聞記者 吳馥梅 攝
刮痧、熏蒸、火罐
中醫減肥訓練營報名火熱
早晨8點多,20多名學員以八段錦起勢站定,伴隨著腕間健康監測手環的震動提示,古法招式徐徐展開。一旁擺滿艾灸、拔罐器具的房間里,傳來陣陣中藥茶飲香。
這是浙江省中醫院中醫減肥訓練營的日常。自2025年1月啟動以來,該營已順利開展5期。手機屏幕上跳動著數據統計成果——參營100多人中,訓練7日后,體脂/體重改善有效率達到100%,平均減重2.57公斤,最多減重8.5公斤。
36歲的嚴恒(化名)便是其中之一。受困于體重問題多年,今年1月17日,因為在手機上偶然刷到了“訓練營開營帖”,當時84.5公斤的他報名參加了浙江省中醫院第一期“2+5中醫非藥物體重管理特訓營”,訓練7天后,體重降低了5公斤。“中醫減肥聽起來很吸引人,感覺也較安全,所以就來試試。”嚴恒說。
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內,訓練營學員在打八段錦。受訪者供圖
所謂“2+5”,是指2天住院集中學習加5天居家實踐。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吳筱蓮介紹,在訓練營中,每位學員都會接受中醫體質辨識,以精準判斷其超重的具體原因。同時,學員們將學習系列課程和中醫功法,并輔以中醫特色療法,如穴位敷貼、刮痧、耳穴壓豆等。此外,還會為每位學員出具居個性化的膳食方案。
嚴恒就是在系列檢查過后,才知道自己屬于痰濕體質,這也是肥胖人群中比較常見的體質之一。做了艾灸、推拿等中醫理療,并配合打八段錦后,他明顯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態有改觀,不像以前容易犯困疲憊。直至現在,他依然每天堅持打兩次八段錦,早上中午各半小時。
浙江省中醫院“2+5中醫非藥物體重管理特訓營”導師在給學員講課。受訪者供圖
吳筱蓮告訴潮新聞記者,訓練營推出首期他們就收到了1800多份報名材料,有將近30%的學員從外省慕名而來。“為了滿足廣大報名者的需求,目前同步開展線上訓練營。”
事實上,浙江省中醫院并非個例。去年12月,杭州市中醫院就嘗試開啟了中醫減重訓練營。“當時只是試運行,沒想到效果和反響都非常好,所以后來持續開營,報名的人也越來越多。”杭州市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金劍虹告訴潮新聞記者。
金劍虹在向學員介紹訓練營相關事宜。受訪者供圖
因為公眾的參與熱情和顯著效果,3月19日,杭州市中醫院正式啟動了體重管理中心。借助“N+28”減重營(即1-2天住院,28天線上)機制,搭建具有中醫特色的體重管理體系,幫助公眾健康減重、改善體質。
從望聞問切傳統診法到現代體質辨識技術,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的中醫減肥訓練營,正以中醫“辨證減重”的模式解決不少肥胖人士的健康管理需求。那么,和其他減肥方式相比,中醫減肥,到底有啥特別之處?
杭州市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啟動儀式現場,“全民減重公益宣傳行動”同步啟動。受訪者供圖
“肥”和“胖”大有不同
中醫減肥本質在于“糾偏”
古法減脂操,中醫理療項目,中藥代茶飲制作……杭州市中醫院減重訓練營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
“訓練營以中醫體質學、內分泌學、營養學、運動康復學等多學科為基礎,結合了西醫精準評估與中醫體質調理。”金劍虹表示,中醫在減肥方面有顯著作用。
杭州市中醫院內,醫生帶著訓練營學員在做中醫養生操。受訪者供圖
在浙江省中醫院中西醫結合功能醫學特聘專家劉曉光看來,在功能醫學視角下,超重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突破了傳統“熱量攝入-消耗失衡”的簡單模型。中醫減肥的本質是“糾偏”,并非單純追求體重的降低,而是經過中醫辯識明確超重的陰陽失衡,再通過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氣血來達到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比如,艾灸、拔罐等方法可以有效刺激人體穴位,打通經絡,調節內分泌,從而調動身體陰陽平衡,讓身體脂肪分布均勻,達到減少內臟脂肪,塑形體型的效果。又比如,一些中藥茶飲,就有調理五臟六腑陰陽平衡的作用,能達到除濕減重的效果。”
浙江省中醫院“2+5中醫非藥物體重管理特訓營”醫生在為學員拔罐。受訪者供圖
“像八段錦這類中醫養生功法,也與傳統運動減肥截然不同。”吳筱蓮補充道,功法練習主要是為了達到疏通經絡、排毒除瘀的功效,而普通的有氧或無氧鍛煉,更多的是“消耗能量”。不合理的運動有時是消耗蛋白質,并沒有起到消耗脂肪的作用,這與中醫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在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墻上,掛著中醫九種體質辨識圖。“辨識出自身體質,找到肥胖原因很關鍵。”劉曉光表示,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多種,肥胖是多因一果的結局。而且,“肥”和“胖”也存在區別。“‘肥’是內臟脂肪過多,而‘胖’則是細胞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狀態。”
他告訴潮新聞記者,訓練營學員中有60%-70%屬于“胖”。他舉例,有的人覺得自己胖就會減少熱量攝入,不吃肉不吃油讓自己“餓瘦”,可是這樣身體細胞營養就越不均衡,更容易導致“胖”。“所以,在借助中醫技術的同時,也要調整好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劉曉光說。
浙江省中醫院內,訓練營學員在做中醫特色診療“葫蘆灸”。受訪者供圖
參加過訓練營的學員郁悅然(化名)對此深有感受。在她以往的認知中,減肥就是要少吃肉、少吃碳水,后來才知道,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和優質脂肪也可以減肥。“和以往的減肥經歷相比,這次整個過程很輕松,不覺得餓和累。”
50多歲的學員陳采芳(化名)也明顯感覺到了差異。“原先老感覺身體有一種粘粘的、濕濕的感覺,現在確實覺得很清爽。”她表示,參加訓練營后,雖然才經過2天,體重還只減了2公斤,但體型看起來已經苗條了很多。
“我覺得中醫減肥在未來一定會成為一種趨勢。因為與切胃手術的臟器損傷、減肥藥物的副作用相比,中醫減肥更為安全。”吳筱蓮認為,通過“病因追溯-系統修復-個體化干預”路徑,對于傳統方法無效的肥胖人群,中西醫結合功能醫學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浙江省中醫院“2+5中醫非藥物體重管理特訓營”醫生在為學員穴位按摩。受訪者供圖
減肥為何成了國家事
全民體重管理背后的“健康經”
“我要把體重管理列為我今年的KPI。”近期來參營的學員中,有一位企業總裁讓吳筱蓮印象深刻。除了以往心心念念的公司年度目標之外,他把減肥也作為了KPI之一。“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他笑著說。
杭州市中醫院內,醫生在給學員搭脈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受訪者供圖
2024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自2024年起,力爭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漸形成,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得以改善。
在“國家不同意你變胖”的討論聲中,也有不少人納悶:“體重不過是個人身體指標,怎么就上升到國家行動層面,還搞起了3年計劃?”
吳筱蓮在向記者講解中西醫結合功能醫學的減肥理念。潮新聞記者 吳馥梅 攝
其實,小小的體重數字背后,有著健康大學問。“以往很多人覺得肥胖就是富態,沒啥大問題,可其實它是個慢性疾病,也是很多重大疾病的上游。”在金劍虹看來,不論是對個體還是對社會,肥胖都是一個巨大負擔。
她介紹,對個體來說,肥胖是多種疾病的導火索,可以催化代謝性、心理性等200多種疾病,還會增加13種癌癥的發病率。從社會角度,如果人群肥胖情況得不到控制,其可能帶來的并發癥和慢病管理會對醫療資源帶來巨大負擔。
“在當下,肥胖已經成為了一場公共健康危機。”吳筱蓮也同樣認為。其實,隨著社會進步和公眾健康理念的提升,大家對于肥胖的認知已經有了一定轉變。“不過,重視程度的提升遠遠沒有趕上肥胖人群增加的速度,呼吁全民管理體重,依然迫在眉睫。”吳筱蓮表示。
健康管理的五個層級。潮新聞記者 吳馥梅 攝
金劍虹同時也強調,不能將體重管理“污名化”。近年來,“肥胖”“減肥”等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許多肥胖人士因此覺得自卑、沒面子、不自信。“其實肥胖受到多方因素影響,比如壓力較大的社會環境、個體基因造成的差異等。我們應該重視,但是沒有必要自責。”金劍虹說。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不管怎么說,呼吁公眾提高對肥胖問題的重視還是非常必要的。作為許多疾病的上游,這其實是一個前置的概念,將對疾病的攔截關口前移。管理好體重的同時,也是前瞻性地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吳筱蓮說。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潮新聞 ”,作者/吳馥梅,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編輯|桔梗 視覺|花椒
-活動預告-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