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東華大學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兩所高校學生的設計作品,相繼在上海時裝周“THE NEXT新勢力”院校畢業作品發布平臺閃耀登場。青年設計師以服裝為媒介,解構傳統潮流的表層符號,重組對時尚的深層思考,與上海“設計之都”“時尚之都”的建設共同成長。
在上海時裝周800秀創意園區分會場,10名來自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新銳設計師以靈感為燃料,以創新為畫布,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勾勒出對未來時尚的暢想與詮釋。2025“新銳東華”以“自由生長”為主題,在作品中聚焦環保與可持續時尚,通過舊衣改造、零廢棄設計以及數字虛擬服裝輔助技術,探索綠色時尚的未來路徑,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新思路。部分作品則大膽挑戰服裝的構成邏輯,借助人工智能生成前所未有的創意形態,讓科技與藝術交融出令人驚艷的火花。還有設計師深入材料創新與新科技領域,將智能纖維、3D打印等尖端技術融入服裝設計,賦予作品未來感十足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不乏將在地文化與非遺元素融入設計的作品,設計師巧妙結合傳統工藝與未來科技風,將東方美學與全球化視野相融合,呈現出耳目一新的時尚語言。“我們培養的設計師具備三重維度:扎根中國大地的人文厚度、駕馭前沿科技的創新銳度、以及參與全球對話的視野廣度,本次上海時裝周所呈現的新銳作品,正是這一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孫捷談到,未來,學院將以推動全球時尚產業變革為重要支點,致力于培養一批手握設計利劍、開辟未來的新力量。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2025屆優秀畢業生服裝設計作品同樣奪人眼球。此次視覺年輕設計師們以“潮核”為主題,在畢業作品展中充分展示了踴躍迸發的創意,秀演中的服裝作品以國際化設計視角和多元化的設計創意理念,將無限的能量與創造力蘊藏于服飾的每一寸褶皺,每一道剪裁中。本次大秀中展出的80套優秀學生作品,出自35位畢業生之手,秀演編導、參演模特、妝造設計等均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師生自主完成。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積極探索數智化背景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不斷優化專業的交叉融合,從社會需求、學生發展、用人單位三個維度構建產教研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機制,把學院建設成為跨界知識的熔爐,產教融合的前沿高地,持續探索培養“數智+藝術”為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
記者:劉芮孜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張小小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李于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