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的雙重重視下,教師的工資待遇跟以前相比較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教育部在五年前教師節來臨之際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的進展成效時談到了教師工資排名數據:教師工資由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七位。
但還有一個事實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的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有些地方后來進行了補發,但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拖沒了。盡管這種拖欠有著當時的特殊歷史原因,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自那以后,拖欠教師工資和各類津補貼卻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還成為了當今的一種普遍現象。
國家層面重視教育的持續發展和教師工資待遇的不斷提高是戰略上的考量,因而會就能否很好落實教師工資待遇對地方實行不定期的監管和督查,不少地方存在著隨意拖欠教師工資和津補貼的現象只能說明地方層面只是理論上重視而已而沒有從行動上加以真正落實到位,正如老師們常說的“口號喊得震天響”。
為了應對國家層面的督查,不少地方都有著司空見慣的對策,一是“陰陽”工資表,也就是明里一套有老師簽字的工資發放明細表,落實到位了,暗里一套也是有老師簽字的工資明細表,隨意克扣挪用,二是提前發放教師工資,過段時間又以各種借口返回,這種情況通常只會出現在上級部門要來督查之時。
之前看到有位湖北老師發布的信息(如上圖所示),說3月份工資已于3月十幾號發放了,令人沒想到的是,3月22日竟然提前發放了四月份的工資4157元。各地機關事業單位包括教育行業每月發放人員工資的時間各不相同,有的是月初,有的是月中,還有的是月末,提前發放下個月工資通常都是春節期間。
3月22日提前給教師發放4月份的工資?有位網友給出說法:財政提前發工資的最大可能是第一季度預算執行率不達標,被上級部門檢查到了,為了不影響地方政府本身的績效因而提前發放。就算是如此,這位老師的月薪也不可能是兩筆的之和啊,4月份再發放兩筆錢或一次性發放這兩筆之和也無可能,那這是一筆什么款項呢?
估計這應該是事業單位基礎績效獎吧,就像安徽某地發布的關于發放2022年基礎績效獎金的通知那樣:接上級通知,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2022年起,一次性獎勵工資(績效獎金)調整為67%基礎績效獎,33%年終考核獎,其中基礎績效獎隨月發放,年終考核獎待年終考核后按照考核結果發放。
基礎績效獎的標準因地區、單位性質和崗位類型而異,通常與個人的職級、職稱等因素相關,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會導致基礎績效獎標準的差異,經濟發達地區可能有更高的績效獎,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可能標準較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基礎績效獎可能相對穩定,而差額撥款或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可能會根據自身的營收情況調整績效獎標準。
之前還看到過有位網友發布的信息,說當地已發布關于開展事業單位2024年基礎績效獎勵資金補助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單位按照2024年元月在編在崗財政全額供養人員如實申報并填寫基礎績效獎金申報表。補貼的單位范圍為全額預算單位,其中,教育系統事業單位基礎績效獎金年人均補助標準5785元(即上年人均8900元的6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