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華人在線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1日訊 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ET)的科研人員與烏拉圭和加拿大的實驗室合作,在新冠病毒傳播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這項發表在自然集團旗下《細胞死亡與疾病》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過血液,特別是紅細胞傳播到人體各個組織,從而影響全身多個器官。
自2019年底首次報告新冠病例以來,科學界對SARS-CoV-2感染的理解不斷深入。與最初認為它僅是一種呼吸道病原體不同,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實際上會全身性地影響機體,包括心臟、腎臟甚至大腦。然而,其具體傳播途徑一直未被完全理解。
CONICET的研究人員Geraldine Gueron和Ayelén Toro領導的團隊發現,病毒可能通過與血紅蛋白中的一個關鍵成分相互作用,利用紅細胞作為載體在體內傳播。這一發現為理解和治療新冠肺炎以及所謂的"長新冠"提供了新線索。長新冠是指在感染數月后,病毒仍在人體多個組織中持續存在,導致癥狀持續不退的情況。
研究人員最初是在研究一種名為"血紅素加氧酶1"(HO-1)的酶在前列腺癌中的抗腫瘤和抗炎作用時,意外發現了這一機制。當疫情爆發后,他們注意到文獻報道這種酶對HIV、流感、寨卡病毒、乙肝和丙肝等病毒感染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亞鐵血紅素"(hemina)的藥物,這是一種已被阿根廷ANMAT和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卟啉癥的藥物。然而,當他們將這種藥物給予感染了類似SARS-CoV-2病毒的老鼠時,出現了令人意外的結果——老鼠迅速死亡,而非如預期般好轉。
研究員Ayelén Toro解釋道:"我們知道亞鐵血紅素是血紅蛋白中血紅素基團的類似物,而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負責將氧氣從肺部運送到身體其他組織的蛋白質。這讓我們提出了一個此前未被探索的假設: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基團與SARS-CoV-2之間可能存在結合,導致病毒通過血液在全身傳播。"
這一假設得到了多方證據支持,包括許多新冠患者出現的血液異常情況,如貧血等。研究團隊通過檢測感染老鼠的血液,特別是紅細胞中的病毒載量和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顆粒,最終證實了他們的假設。
與加拿大研究團隊合作進行的計算機模擬進一步證實,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與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基團結合。"我們不僅發現刺突蛋白能夠與血紅素基團結合,還確定了它們的具體結合位點,"Toro表示。這種相互作用也在烏拉圭巴斯德研究所的體外實驗中得到了驗證。
這項研究成果為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人體內廣泛傳播提供了關鍵線索,有望推動針對新冠肺炎和長新冠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發。
來源:阿根廷新聞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