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示喬
當下的電視劇究竟能離譜到何種程度?
央視新開播的電視劇《我的后半生》,讓老年人也開啟甜蜜戀愛模式。
觀罷張國立于新劇里的演繹,方才知曉為何現今的觀眾大多對劇集興致缺缺。
后半生的愛戀:繼《我的前半生》之后,《我的后半生》也如約而至。
該劇沒有那些可能拉低水準的流量明星,相反,諸多主演皆是大眾認可的實力派演員。
從常理推斷,這部劇的成績理應十分亮眼,口碑也當是贊譽如潮。
然而節目播出后,所收獲的反饋卻大相徑庭。
曾經備受尊崇的老戲骨,如今也開始遭到觀眾的質疑。
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主演張國立。
在這部劇中,張國立所扮演的是一位已經退休的教授。
年輕時,也曾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事業上亦是有所成就。
然而,當步入老年,人們便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諸多現實問題。
除了身體上的諸多不便之外,最令人畏懼的,便是身邊親近之人的離去。
夫妻若能攜手走過一生,縱使年輕時常常拌嘴吵鬧,待步入暮年,也會愈發珍視身旁的那個人。
并且攜手走過數十載的夫妻,必然是彼此最為信賴之人。
然而,世事難遂人愿,哪怕是最為親密的夫妻,也無法做到始終如影隨形。
步入老年,生老病死不再僅僅是一個詞語,而是他們切實要直面的現實。
電視劇開篇,張國立所飾的沈卓然,正沉浸在老伴離世的悲痛之中。
在出席老伴的葬禮時,他才真切地體會到何為失去相伴。
這部劇最初遭受質疑之處,便是開場的葬禮情節。
盡管這是一場葬禮,然而編劇還是增添了諸多喜劇元素。
明明是肅穆的葬禮現場,可有些許久未見的老友,舉止卻如同是專程來攪局的一般。
到來之后,不緬懷已然逝去的故人。
而是一味地慫恿那個剛痛失妻子的男人,趕快另尋一位新妻子。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當屬親家丈母娘,經許娣的精彩演繹,簡直就像一個潑辣蠻橫的婦人。
毫無禮貌可言,行事橫沖直撞。
在本應莊嚴肅穆的送別時刻,她的手機鈴聲卻不合時宜地響起來,壞了氣氛。
當電話鈴聲響起,傳來“今天是個好日子”的旋律時,現場瞬間亂作一團。
目睹這般情形,年逾古稀的沈卓然頓時急火上涌,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場景倏然切換,已然是一年之后。
張國立所扮演的沈卓然,神情繾綣且透著落寞,倚靠著躺椅靜處。
無論是兒媳婦喊他吃飯,亦或是孫子喚他爺爺,他的回應都很冷淡。
自老伴離世后,我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也不愛邁出家門半步。
為了助力公公盡快恢復狀態,梅婷所飾演的劉麗娜,著手為他尋覓一位老伴。
就在這時,飾演她母親的許娣也前來搭把手了。
她向自己的老閨蜜們大力推薦著親家。
然而,還沒等她尋覓到新的人生伴侶,那老頭子便再度被送進了醫院。
然而,正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沈卓然終于邂逅了專屬于他的浪漫愛情。
病榻之上,他不經意間瞥見楊童舒所飾的護士長連亦憐,剎那間,仿若時光回溯,重又回到了那段青蔥年少的歲月。
為他那如死水般沉寂的生活,再度注入了光明。
此后,二人又進行了幾次交談,彼此也愈發熟絡起來。
連亦憐有意無意間,總會流露出對沈卓然的傾慕之情。
稱贊他學識淵博,且舉止文雅、謙遜和藹。
沈卓然同樣被溫柔甜美的護士長連亦憐深深吸引,情愫暗生。
沈卓然會心動也在情理之中,楊童舒所飾演的連亦憐,溫柔似水且容貌昳麗。雖歲月留下痕跡,卻更添成熟韻味,這般風姿綽約之態,任誰見了能不心旌蕩漾呢?
郎心傾慕,妾意纏綿,二人最終順理成章地攜手相伴。
說來著實令人唏噓,在與已然離世的妻子共同生活的歲月里,沈卓然幾乎從未踏入過廚房半步。
然而,在與后來的女友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后,他搖身一變,成了懂得心疼人的好丈夫,還主動承擔起買菜做飯的家務活兒。
在現實的黃昏戀中開啟新戀情后,沈卓然一掃往昔的頹廢模樣。面對女朋友連亦憐,他滿心熱忱,殷勤備至。
然而,這段看似甜蜜的戀愛,實則脆弱不堪,經不起一絲波折。
看似是彼此間雙向的心動,實則各懷心思、另有圖謀。
這亦是劇情里最為出彩之處。
如沈卓然與連亦舒這般的黃昏之戀,他們少了原配夫妻間那些剪不斷的關聯,甚至還橫亙著孩子們帶來的矛盾。
對于青春年少的男女而言,體內涌動著極為強烈的荷爾蒙沖動。
一旦到了需要彼此付出的階段,便會開始錙銖必較。
連亦憐并非如表面上所呈現的那般單純。
她之所以主動對沈卓然示好,實則是為了自己那需要照料的兒子。
而那位表面上德高望重的沈教授,實際上也是個見色起意之徒。
傾心于對方的溫柔細膩,渴望尋覓一位老伴來陪伴與呵護自己。
那些失去了老伴的阿姨們,大多過得開開心心。她們精心化上妝容,步履輕快地出門,投身于廣場舞的歡快節奏之中。
而對于那些痛失伴侶的大爺們而言,皆是一副萎靡不振之態。
家里人總是不停勸他們再找一個伴侶,就怕自己多擔哪怕一絲一毫的照顧責任。
從劇情角度而言,這部劇雖說主打戀愛題材,卻也有著一定的現實底色。
即便被打趣為“老年愛情”題材,卻也恰恰表明這部劇有著特定的受眾群體。
那些面向中老年群體的霸總短劇的盛行,某種程度上不也印證了中老年群體存在的情感匱乏嗎?
不過,這部劇雖有一定的亮點,但缺點也十分顯著。
首先是那頗為突兀的喜劇呈現,給人的觀感滿是咋咋呼呼的。
張國立的表演表現較為平常。
特別是當他望向楊童舒時,那眼神中絲毫不見半點驚艷之意。
劇情的主線的確具備拍出精彩作品的潛力。
然而,接連看完兩集后,這部劇的呈現卻如同記流水賬一般。
或許是上了些年紀的緣故,盡管他已然塑造了眾多經典角色。
然而在這部劇中,他的表演稍顯木訥。
或許演員具備一定演技,然而在這部劇中,著實沒有多少可供施展的空間。
可以察覺到,導演在前期試圖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向人們傳達這樣的理念:哪怕步入暮年,同樣有機會邂逅人生的絢爛。
然而,與同樣展現黃昏戀情節的《都挺好》中蘇大強相關片段相比
《我的后半生》里的笑點既無輕松之感,亦無愉快之意,反倒顯得極為突兀。
從一開始,這場葬禮便充斥著對逝者的不尊重,給人的感覺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冷漠無情、薄情寡義。
張國立的新劇有力表明,劇作質量欠佳時,別動輒將責任歸咎于流量演員,劇情才是根基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