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綜合路透社、《印度快報》等媒體報道,印度外長蘇杰生表示,印度和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有辦法“在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問題。蘇杰生當天在美國亞洲協會舉辦的一場活動上談及中印關系時發表了上述言論。同樣關注到這一表態的印度新德里電視臺(NDTV)表示,蘇杰生發表相關言論,正值印中兩國修復關系之際。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總理莫迪此前在訪談中也說同樣的話,如今,印度外長又復述了一遍,不難看出,對于中印5年前發生的邊境對峙,印度已經開始吃不消了。要知道,中印兩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由于歷史等多方面原因,邊境問題一直是影響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在2020 年,中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沖突,兩國關系就此緊張。此后,雙方通過多輪軍長級會談和外交溝通,逐步實現邊防部隊脫離接觸,地區緊張局勢趨向一定程度上的緩和。
蘇杰生(資料圖)
3月25日,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洪亮同印度外交部東亞司聯秘戴國瀾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33次會議,兩國外交、國防、內政、移民等部門代表參加。雙方重點就落實2024年12月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機制建設、跨境交流合作等達成的共識全面深入交換意見,同意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繼續維護中印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并積極籌備第24次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
一直以來,蘇杰生都被視為是莫迪政府內部對華強硬的代表。就在半個月前,蘇杰生還在強調,“邊境不穩定將影響到兩國關系整體走向”,言語中隱隱透露著威脅意味。怎么蘇杰生突然轉性子了?我們得注意到一個大背景,當前印度內外情況都在發生變化。印度外部,正在面臨著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下個月2日,美國將對其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而據特朗普所說,印度正是對美商品征收關稅最猛的國家之一。印度內部,則是因為再繼續打出“反華牌”,已經撈不到可觀的政治利益了。
軍隊(資料圖)
事實上,印度也嘗試過向美國“學習”,對中國施加了一系列貿易限制措施,結果事實證明,這些舉措并未有效減少印度對華經濟依賴。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規模遠超印度,且消費潛力巨大,同時還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和技術優勢,在多個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對印度市場的依賴程度較低。反觀印度國內存在著諸多深層次矛盾,如營商環境不佳、高端人才短缺、工業化基礎薄弱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敢向美國學習,其結果必然是慘痛的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快報》日前援引消息稱,面對步步緊逼的美國關稅以及中印關系逐漸改善的新局面,印度正考慮放寬2020年中印邊境沖突后對華實施的一系列貿易、航班和簽證限制,并為中國投資打開大門,方便中方企業與印度合作伙伴共同在印度投資。據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認為,在商業關系上與中國和解是不可避免的,這只是時間問題,還能借此向美國發出信號以對沖施壓。報道稱,隨著中印邊境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印度決策者現在更愿意提升雙邊經濟關系。
印度軍隊(資料圖)
中國的戰略定力始終清晰。當印度提出恢復直航、放寬投資限制時,中方堅持'風險可控'原則:要求印度建立外資安全審查白名單制度,設立中資企業維權快速通道,并在班加羅爾建立專屬經濟特區。這種'接觸但不擁抱'的策略,既為潛在合作保留窗口,又避免重蹈覆轍。正如印度工商聯合會報告顯示的,雖然74%的印度企業希望引進中國技術,但僅有23%的中國企業愿意擴大在印投資。任何忽視發展規律的地緣投機,終將付出加倍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