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3日,耿飚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1歲。
這位新中國外交史上的重量級人物,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6月29日,他的葬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規格之高讓人瞠目結舌。
送行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場面肅穆莊嚴,很多人都說,這場葬禮跟國葬一個級別。
耿飚1909年8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縣一個窮苦農民家庭。
那時候的中國,農村日子不好過,家里靠種地糊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上學了。
耿飚小時候沒讀過多少書,但腦子活泛,膽子也大。
16歲的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一頭扎進了革命的大潮。
那會兒國家亂成一鍋粥,軍閥混戰,列強欺負人,普通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
耿飚看不下去,覺得自己得干點兒啥。
他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戎馬生涯。紅軍里可不是隨便混的,打仗得靠真本事。
耿飚從基層干起,憑著聰明和硬氣,很快就嶄露頭角。
他當過紅三軍九師的參謀,后來升到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帶著隊伍跟國民黨軍隊干了好幾場硬仗。
紅軍開始長征,這段歷史大家都知道,苦得不行。
耿飚當時是紅一軍團一師的參謀長,跟著部隊爬雪山、過草地,餓了啃樹皮,累了睡地上。
他不光自己扛得住,還得幫著指揮作戰,保證隊伍不掉鏈子。
長征到陜北后,他又當上了紅四軍的參謀長,職位越高,擔子越重。
抗日戰爭爆發后,耿飚去了八路軍,當過三八五旅副旅長、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帶著部隊在敵后打游擊。
日本鬼子那時候挺猖狂,但耿飚他們愣是用小米加步槍,把敵人搞得暈頭轉向。
解放戰爭時,他升到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后來還當了第十九兵團的副司令員兼?謀長,參與了平津戰役這種大場面。
新中國能建立,耿飚沒少出力。
1950年初,耿飚的人生來了個大轉彎。當時他還在第十九兵團當參謀長,日子過得挺充實,突然接到中央通知,要調他去外交部,還得出國當大使。
打了幾十年仗的耿飚,覺得自己就是個大老粗,外交這玩意兒太高端,他完全沒譜。
他當時還跟人開玩笑:“我只會打仗,外交是啥?不就是跟外國人嘮嗑嗎?我連英語都不會啊!”
不過,中央的決定不是隨便下的。周總理親自找他談了話,說新中國剛成立,外交人才緊缺,像耿飚這樣有經驗、有膽識的人,正好能派上用場。
周總理還鼓勵他:“你打仗行,外交也肯定行,學就是了。”
耿飚也不是矯情的人,既然組織信任他,他就硬著頭皮上了。
耿飚正式成了中國駐瑞典大使,開啟了外交生涯的第一站。
瑞典是個發達國家,耿飚去了以后沒閑著。他跑工廠、看經濟,把當地的情況摸得門兒清,還寫了不少報告寄回國內。
那時候中國正搞建設,缺技術、缺經驗,耿飚的報告給國家提供了不少參考。他在瑞典干得挺不錯,又被調去巴基斯坦當大使。
在巴基斯坦,耿飚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推動中巴交通線路的建設。這條線路后來成了中巴友誼的象征,對兩國關系影響深遠。
耿飚在那兒還是老作風,實干為主,不搞花架子。巴基斯坦那邊的人挺喜歡他,覺得這大使沒架子,好打交道。
1969年5月,耿飚要去阿爾巴尼亞當大使前,毛主席在北京接見了他。
毛主席當時交代得挺清楚,說中國跟阿爾巴尼亞關系得搞好,這對社會主義陣營是個大事兒。耿飚聽完心里有底了,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不輕。
到了阿爾巴尼亞,耿飚沒急著擺大使架子,而是先下去跑了一圈。
他去了農村、看了城鎮,發現情況跟他想的不太一樣。外界都說阿爾巴尼亞窮得要命,但耿飚一看,覺得人家日子過得還行,比國內不少地方都強。
中國給阿爾巴尼亞的援助物資,管理得太亂了。大堆糧食、機械啥的,直接扔在露天倉庫,風吹日曬,能用的沒多少。
據統計,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加起來有90億人民幣,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差不多是國內農民家庭上百年收入的總和。
看到這些物資白白浪費,耿飚心里跟火燒似的。
有一次,他跟阿爾巴尼亞的高級干部謝胡聊這事兒,本想好好溝通,結果謝胡態度挺隨便,說什么“你們給的,我們用得理所應當”。
這話把耿飚氣得夠嗆,但他沒當場翻臉,畢竟毛主席交代過要搞好關系。
他憋著氣回去,琢磨了一晚上,決定不能就這么算了,得把實情報上去。
耿飚連夜寫報告,把援助物資浪費的情況寫得清清楚楚,還建議中央調整政策,別再這么瞎給。
他這人就這樣,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
報告送到北京,毛主席看了以后特別滿意,:“耿飚這家伙,敢說真話,是個好大使!”
毛主席還批示,讓相關部門重新評估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這事兒之后,中國的政策果然變了,減少了不必要的援助,把資源用在了刀刃上。
1971年,耿飚因為身體原因從阿爾巴尼亞回國,中央安排他當中聯部部長。
這部門負責啥?主要是跟外國共產黨打交道。那時候我國剛跟美國緩和關系,國際形勢變復雜了,耿飚得幫著恢復跟其他國家政黨的聯系。
他干這活兒也不含糊,把中國的影響力一點點往外推。
1980年,耿飚都71歲了,擱現在早退休了,可他又被拉出來干大事兒。
這回是中美軍事合作談判,中國想從美國那兒弄點兒先進技術,耿飚就上了談判桌。
他歲數大,但腦子不糊涂,談起事兒來條理清楚,還能跟美國人磨耐心。那幾年,他沒少熬夜,辦公室的燈老亮到半夜。
2000年6月23日,耿飚在北京去世,91歲的高齡,算得上高壽了。
6月29日,他的葬禮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辦了。那場面,真不是一般的隆重。
當天,禮堂里全是花圈,哀樂響個不停。
送行的人排了好幾百米,隊伍里既有政府官員,也有普通群眾,大家都想送他最后一程。
葬禮的規格高得嚇人,有人統計,光是花圈就好幾百個,悼詞里全是溢美之詞,這般場景,是對耿飚最大的肯定。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