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4年5月10日,加拿大艾伯塔省麥克默里堡附近野火燃燒,冒出滾滾濃煙。
目前,包括蒙大拿州、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多地已發布空氣質量警報,警報級別從“中等”到“不健康”不等。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并非首次出現。
早在2023年6月7日,加拿大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野火熊熊燃燒,產生的大量有害煙霧長途跋涉,飄至美國紐約。
這一狀況使紐約當日一躍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主要城市,其pm2.5濃度飆升至超過世衛組織規定標準的十倍以上。
華盛頓紀念碑、自由女神像等標志性建筑被煙霧籠罩,輪廓模糊難辨。
2023年6月8日,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因空氣污染首次放棄升旗,足以彰顯此次煙霧污染的嚴重性??吹綄嵉氐囊曨l和照片后,不禁令人調侃,美國這是憑借此迅速完成了生存環境的“火星化改造”,好似為將來移民火星提前創造條件,堪稱最早備戰“火星杯”的“隊伍”。
作為野火的源頭,加拿大對此卻較為淡定。野火在加拿大幾乎年年發生,早已見怪不怪。
他們秉持一種態度:反正今年撲滅了,明年大概率還會燒起來,意思一下就行,燒完自然會滅,頗有“人不滅火火自滅”的意味。
美國人可不淡定,急得不行,那么,加拿大這波野火緣何讓美國人如此緊張?
加拿大有“三寶”:野火、水災、龍卷風。
野火作為加拿大的“特色”,基本年年肆虐。有人居住區域起火,還會設法撲救;無人區起火,就任其自生自滅。多年來,加拿大一直如此應對。
但2023年情況特殊,加拿大氣候異常,導致野火強度極高,不僅未自生自滅,且火勢蔓延范圍廣泛,呈現燎原之勢。
對于地廣人稀的加拿大而言,災情范圍過大,確實超出其應對能力。加拿大體制較為松散,動員能力有限,此次災情遠超其響應強度。
而對加拿大影響最大的“樂子”,當屬有害煙塵隨風南下,飄至空氣質量優良的美國。這些煙塵追逐“自由”,想必會讓美國民眾“好好感受”一番,畢竟有害煙塵似乎也“向往”美國的一美元炸雞。
美國見加拿大有“躺平”之勢,心想若不幫忙,自家也將深受其害,于是派出消防隊前往加拿大滅火。美國消防隊的實力眾人皆知,加州大火曾持續半年都難以撲滅,此次卻集結力量奔赴加拿大,頗有“友誼第一,滅火第二,重在參與”的意味,恰似數學考26分的人要幫考5分的人提分,保證其得分上雙。
聯想到美國大樓倒塌時,救援隊十天僅救出一條狗的救援效率,加拿大人恐怕會心生畏懼:野火未必要命,美國救援隊可真要命,還是在他們來之前趕緊撤離吧。
不出所料,盡管美國消防隊付諸行動,美國依舊未能逃過煙霧的侵襲。飄向紐約的煙霧迅速“發力”,將紐約染成橙色。
緊接著,新澤西州、賓州等地也未能幸免。美國東部最大港口之一的紐約港,以及東海岸最繁忙的新澤西港紛紛關閉,2500架航班延誤或取消。
紐約市市長在記者發布會上透露,紐約空氣質量指標達到484的危險級別,而極限值為500,這是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當地空氣質量最差的一天。還向美國民眾表明空氣質量仍有“下降空間”,這對向來善于“理論與時俱進”的美國人而言,并非難事。
美國東部多個遭受嚴重污染的地區,政府呼吁市民居家,取消所有戶外活動,部分地區甚至鼓勵民眾佩戴口罩,有條件的佩戴防毒面具外出。
要知道疫情期間,美國人對戴口罩極為抗拒,政府倡導戴口罩時,民眾一句“美國人有不戴口罩的自由”便予以回絕。
而面對有害粉塵,他們卻迅速戴上口罩,畢竟這有害粉塵可不是所謂的“大號流感”,當看到外面橙紅色的天空時,任誰都難以相信這只是普通流感。
不得不說,美國在此次事件中“實現”了“自由平等”。
2020年,只有弗洛伊德遭遇“不能呼吸”的悲劇,三年后,美國成功讓所有居民,不論種族、膚色、性別,都陷入呼吸困難的境地,暫且不論健康與否,單說這種“平等”,著實令人唏噓。
但美國空氣質量惡化這一情況,很難將責任推給加拿大。
白宮發言人曾表示,若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在俄羅斯實控區被毀,無論誰是炸毀者,責任都在俄羅斯。
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被毀
如今同樣的邏輯擺在面前:霧霾和有毒粉塵飄至美國“實控區”內,那么不管是誰引發的野火,責任似乎都應在美國,總不能又將責任歸咎于某大國。
令人疑惑的是,環保少女及環保協會一直都未對加拿大野火發聲指責。
在這宣揚環保主義的絕佳時機,不應只是空談,若真有決心,前往加拿大滅火,遠比宣傳可降解材料、低碳出行等舉措更具實際意義。加拿大被燒毀的木材和森林,若制成可降解、可回收利用的綠色材料,或許夠整個歐洲使用數年。
環保少女
這并非事后諸葛亮,而是隨著時間推移,越發能看清西方的偽善與雙標。他們曾用以指責他國的問題,最終在自己國家以更嚴重的形式上演,且處理得一塌糊涂,無一例外。比如所謂的“稀釋價值觀”“體制優越性”,不過是牟利的幌子。若真想撲滅野火,并非無法做到,只是缺乏責任與擔當罷了。
在美國東部受污染地區一片慘狀,如末日降臨之時,常年飽受山火災害困擾的美國西部人民卻發來“賀電”,內容僅“就這”二字,實在令人忍俊不禁,看來美國人中也有喜歡“看笑話”的。
可以大膽預測,不久之后,或許會出現“誰誰誰每吃一口肉,加拿大的森林里就會冒出一團火”之類的調侃。
文本內容源自@麻薯波比呀的視頻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