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萬物生長,孩子們也進入了一年中生長發育的快車道。很多家長發現,四月開始孩子食欲大增、睡覺更沉,甚至衣服鞋子都變小了——這正是“猛長期”的信號!不過,兒科醫生提醒:想要孩子長得高,光靠補鈣可不夠,關鍵要養好脾胃,讓營養吸收更高效。今天就分享三道簡單又營養的家常菜,幫孩子打好生長基礎。
南瓜蒸瘦肉
中醫常說“黃色入脾”,南瓜作為健脾高手,搭配高蛋白的瘦肉,簡直是春季助長的黃金組合。南瓜富含β-胡蘿卜素和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緩解孩子春季常見的便秘問題;瘦肉中的鋅元素則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做法也超簡單:將梅花肉切薄片,用蔥姜、生抽、淀粉腌制10分鐘,鋪在切好的南瓜塊上,水開后蒸15分鐘即可。蒸菜最大程度保留營養,孩子一口南瓜一口肉,吃得香吸收好。
山藥蒸排骨
山藥被稱為“神仙之食”,它富含的黏蛋白能保護胃黏膜,促進消化吸收。排骨中的鈣質和膠原蛋白,則是骨骼發育的“建筑材料”。
這道菜的關鍵是將山藥和排骨分層碼放:碗底鋪山藥塊,中間放焯水去腥的排骨,撒上姜片和枸杞,冷水上鍋蒸40分鐘。山藥吸收了排骨的鮮味,變得軟糯香甜,連挑食的孩子都會搶著吃。每周吃兩次,補脾益腎兩不誤。
絲瓜蒸肉餅
春季潮濕,孩子容易脾虛濕重,絲瓜正好能清熱利濕。它富含的鉀元素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水分,搭配肥瘦相間的肉餅,既補充優質蛋白又不會油膩。
制作時將豬肉剁成泥,加少許淀粉、蔥花和鹽順時針攪拌上勁,鋪在絲瓜段上,蒸12分鐘即可。絲瓜清甜多汁,肉餅松軟不柴,連湯汁都能拌米飯,孩子不知不覺就光盤了。
科學喂養小貼士:
1. 抓住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一定要讓孩子早睡。睡前1小時避免進食,以免影響消化和睡眠質量。
2. 判斷孩子是否積食:每天觀察舌苔、口氣、大便和睡眠。如果舌苔厚白、口氣重、大便干燥或黏膩,說明有積食,這時候要減少肉類,多吃蔬菜和易消化的粥類。
3. 搭配運動更有效:春季多帶孩子做跳躍運動,如跳繩、打籃球等,每天20分鐘就能刺激骨骼生長。曬太陽也很重要,維生素D能促進鈣吸收。
常見問題解答:
Q:孩子猛長期會持續多久?
A:通常持續2-3周,最長一月。期間孩子食欲增加、睡眠可能不安穩,家長不用焦慮,按需喂養即可。
Q:除了飲食還需要補充鈣片嗎?
A:均衡飲食的孩子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鈣。如果孩子挑食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兒童鈣片,但要注意避免與鐵、鋅同時服用。
Q:脾胃虛弱的孩子怎么調理?
A:可以試試四神湯(山藥、蓮子、芡實、茯苓)煮粥,或用炒雞內金磨粉沖水喝。日常避免生冷食物,吃飯定時定量。
春天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也是家長們最忙碌的季節。與其盲目給孩子進補,不如從這三道家常菜入手,用最樸素的食材為孩子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記住:好脾胃才是長高的關鍵!快把這份食譜收藏起來,讓孩子吃得香、睡得好,在四月里悄悄“竄個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