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 陳羽嘯 緬甸報道
4月4日,趕在太陽出來之前,何強穿過救援隊前一天清理出來的通道,走到了Win star酒店廢墟頂頭。他將一桶水倒進縫隙,希望它們盡可能滲入更深的地方。首波強震時,哥哥從6樓跌落后被掩埋。何強一直在心里對這個角落作了標記。
61歲的水女士,是天空公寓D棟破拆、遺體搜尋工作的主心骨。講著華語或者緬甸語的家屬們,席地坐在樹蔭下,時不時擠到水女士面前反復講述失蹤親人的信息,生怕漏掉什么。水女士一一記錄在大本子上。有人摟著她的肩膀哭泣:“你們別走。你們走了,我們就沒希望了。”
截至4日下午,她和隊友從廢墟上累計抬下來16具遺體。下午發現的兩名年輕女孩,遺體相互抱在一起。
張可樂的隊伍在廢墟的另一側。他要負責中間的B棟、C棟兩處廢墟,這是他主動向當地申請來的“硬骨頭”。過去的48小時,他只睡了4小時。
張可樂說,一個隊員的好朋友,有兩個孩子埋在里邊。“我把他調到別的工作區。兄弟們一定給這些家屬一個交代。”
4月4日,緬甸強震后的第8天,恰好是清明節。華人聚集的曼德勒,按照習俗,人們會在親人頭七的第二天,以及清明節,為逝者舉行緬懷儀式。但曼德勒的人們,還在等候艱難的搜救進展,顧不上緬懷。
華人翡翠商:很多微信好友再也沒回過消息
42歲的楊豪,是緬甸第三代華人,半個月前花了2000萬緬幣(折合人民幣2.5萬元左右)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跑運輸。還沒來得及上牌照,地震了。
曼德勒街頭到處是這種黃色三輪車和戴著頂棚的四輪小卡車,招手即停,也可以通過App下單叫車。乘車穿行在馬路上,路旁的圍墻下、空地上,隨處可見拖家帶口打地鋪避難的人。
楊豪是為數不多會說中文的三輪車夫。他的微信中有很多華人,最近很多人朋友圈沒再更新了。
曼德勒翡翠市場將關停大約半個月。石偉攝影
華人秋姐在曼德勒翡翠市場開了間檔口,丈夫常年在中國瑞麗、廣州往返。曼德勒翡翠市場是亞洲知名的翡翠生產、交易市場,這里的產品價格比中國國內市場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國人前來。
秋姐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學的醫科。她在家族里力排眾議,堅持把孩子送到了中國上大學。“緬甸很多有條件的家庭,流行把孩子往歐美送。我覺得中國發展潛力大,中國人吃苦耐勞、勤奮,會比別人過得好一些。在翡翠市場打拼的中國人,即便春節當天遇到訂單,也能做一天,不放假,想把生活搞好。”
圖為曼德勒翡翠市場。石偉攝影
秋姐夫妻倆的微信里有很多中國朋友,“地震之后,很多檔口沒再開,很多好友再沒回復過信息。”
翡翠市場往外走十分鐘,就是這次地震中坍塌比較嚴重、被很多人所知的Win star酒店,這里有3棟8層樓并排,最外一棟坍塌了。幸存者們推算,樓里有30余人沒能逃生。
Win star 現場廢墟頂端已被挖成凹地。石偉攝影
4月2日,這里開始使用挖掘機、鏟車、吊車等大型設備,刨拆廢墟尋找遇難者。4月4日上午,廢墟最高端已經被下挖成凹地,累計找出5具遺體。
江西人何強的哥哥仍未被找到。首波強震來臨,外側一棟樓歪斜,與主樓之間裂出兩米多的縫隙。哥哥叮囑弟弟和小舅子“進衛生間躲著”,自己推門出去查看時,跌進裂縫,后被掩埋。
何強兩人死里逃生,每天到現場守著。何強一遍一遍找不同的救援隊,懇求他們到現場探測。僅4月1日,有3批救援隊探測后告知他“沒測到任何生命痕跡”。
太陽還沒升起,趁著救援隊還未大規模作業,何強提著一桶水,穿過香港救援隊前一天清理出的通道,走到廢墟頂頭,從廢墟里把水灌下去。“萬一有水滲到他被困的地方,他能喝一口、舔一滴。”
Sky villa(天空公寓)是另一處嚴重坍塌的地方。4日一早,緬北華人阿莫在旁邊樹蔭下鋪了塊布,重復著前7天的等待。
她有兩家親屬被埋在廢墟里:她的嫂子、侄媳婦和3個月大的侄孫;懷孕的妯娌、小侄子,以及保姆。阿莫說,兩邊家族趕來了十多人,都好幾天沒洗澡,輪流在附近等消息。
“昨天是頭七,今天是清明節,按照我們華人的習慣要有儀式。但現在生不見人死不見尸,還顧不上祭奠儀式。早上在借宿的寺廟上了一炷香。”阿莫說,天氣太熱,遺體即便找出來也已經不成樣子了,親屬們決定再等兩天后就回家,“從現場帶一把黃土回去,遺體實在找不到,就建個黃土冢。”
救援隊隊員:好兄弟的兩個孩子埋在里邊
61歲的水女士是福建藍天救援隊的隊長,從汶川大地震開始,參加過多次多內外救災工作,多次獲得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她是Sky villa(天空公寓)D棟破拆、搜尋工作的總指揮,也是隊員和家屬們的主心骨。
Sky villa原本有4棟11層的連排樓,下邊3層原本是架空層。地震后,A棟坍塌得只剩6層,其余3棟全部坍塌。水女士介紹,B、C棟是從樓體中部折斷,下半部分往下碾壓坍塌,上半部分同側向南歪斜、坍塌,而D棟則是整體樓棟酥脆之后向南歪斜,三棟廢墟擠壓在一起,趴在地面。她手機里的航拍圖顯示,D棟的樓層邊緣清晰,整體如同斜摞在一起的豆腐片。
Sky villa 的作業現場。石偉攝影
“D棟只能從上往下一層一層揭開,工作量非常大。我們找了大量幸存者或者其他人遇難之前傳出的視頻,推算、鎖定遺體位置,施工作業盡量保持遺體完整。”水草說。
4月3日傍晚,她和隊員從廢墟中抬出第14具遺體。七八個家屬瞬間圍上來,爭相向她打聽破拆進展,反復介紹自家親人的外貌特征、可能在的樓層和房間。水草打開隨身筆記本,逐一核對、補充。看著幾個18歲少女的信息,她忍不住嘆了好幾口氣。
失聯者阿麗和阿紫住在D棟同一間房。她們都是緬北華人,原本在中國瑞麗做翡翠工作,春節后才到的曼德勒。阿麗的媽媽在現場一陣一陣地哭。她告訴記者,阿麗是5個孩子中最漂亮、最獨立、最拼搏的,一邊在緬甸讀法學一邊東奔西走做翡翠生意,獨自在瑞麗買了房,春節后還在曼德勒買了宅基地準備建房,“新房子裝修好,還沒好好住。她太命苦了。”
這些話,她向水女士傾訴了不知道多少遍。她攬著她的腰,哭著說:“你們別走。你們走了我們就沒希望了。”
在廢墟的另一側,B、C兩棟是云南藍天救援隊的作業區。他們直接面對的是五六層自上而下坍塌的樓體廢墟,廢墟上半部分則是斜平重疊的樓棟,作業難度更大。
Sky villa 現場B、C兩棟廢墟。志愿者供圖
現場氣味很大,工作人員對著兩臺挖掘機施工點不間斷噴水降塵、除味。隊長張可樂走到上風口的路邊,扯下面巾,伸腿坐下,抓過志愿者遞過來的水一口氣灌下。過去的48個小時,他只睡了4小時。
“這是我主動申請的‘硬骨頭’,兩棟樓廢墟擠壓A棟,廢墟上半部分是傾斜的,隨時會滑坡、沖壓A棟。大型設備不能直接上去。”張可樂說,云南和緬甸根葉相連,很多不認識的人都可能有共同的好友。云南隊是第一批到達曼德勒的救援隊,他們一名隊員來了之后發現,一個好兄弟的兩個孩子被埋在里邊。
張可樂見到了孩子的父母,夫妻倆非常體諒救援隊的艱難,沒有提任何要求。“我把隊員調到別的工作區。其他隊的任務完成后,申請加入過來,我們排了班通宵干。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我們一定會給家屬一個交代。”
sky villa 外小樹林里等待的華人家屬。石偉攝影
截至4月4日上午,張可樂的隊伍在B、C棟共找出10具遺體。
而另一處兩棟樓并立的長城酒店,在中國藍天救援隊和俄羅斯救援隊38小時輪流不間斷作業下,找出第一位被埋壓者。“是一位臺灣女同胞,救出來已經沒有氣息了。8層樓坍塌成5層,下邊完全粉碎,作業難度很大。”
長城酒店,中國藍天救援隊和俄羅斯救援隊輪流換班,不停歇作業。石偉攝影
曼德勒醫院:休班醫護全部返崗,累計接收過300多遺體
楊豪說,曼德勒的時間仿佛是停在了3月28日:每天重復著同樣的高溫干熱,重復路過不同的救援現場,路邊小規模倒塌的建筑每天要看到好幾次。鄰居家歪斜的三層樓,還擠壓著他家的兩層樓,不知道什么時候完全塌下來。
曼德勒人民醫院,院子里分散搭建了四五個大棚,下邊的床位出現不少空置,有人的床位上,人們百無聊賴。
一名副院長告訴記者,醫院是全國第五大全科醫院,共有300名醫生和500名護士,日常分三班輪流。地震當天網絡中斷,休班醫護在接不到通知的情況下,全部返回醫院,已輪班工作至4日。
醫院日常有1100名住院病人,地震損壞了部分醫療大樓,部分輕癥病人被疏散回家,部分病人住進醫院大棚里。“當天送來600多地震傷者,第二天200多人,之后逐漸減少。輕癥的都出院回家了,目前醫院壓力不大,最難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評估所有大樓的安全,讓病人住回樓里。”
上述副院長介紹,緬甸沒有專門的殯儀館存放遺體,曼德勒人民醫院只有12個左右的冷凍艙,平時存放待檢的刑事案件遺體,“先后大約300具地震死亡者送過來,醫院沒辦法存放,逐一拍照、記錄特征信息后,送火葬場火化了。后邊幾天挖掘出來的遺體,都直接送火葬場登記處理,醫院不掌握數據。”
過去8天里,中國在緬商會、華人機構,以及緬甸志愿者,在救災過程中提供了大量幫助。云南商會提供場地搭建救災指揮部,組織數百名志愿者提供捐贈對接、物品運送、救援保障一系列工作。
原本在瑞麗經營生意的第二代華人玉倩,震后返回曼德勒,組織了六人志愿者小組,在地協助北京蓮心慈善基金會對接需求,向災民運送和分發物資,為救援隊、媒體提供車輛、住宿,深入相對落后的實皆市,充當向導和翻譯。
“這樣的志愿小組有上百個。人對災難的恐懼,以及對受難者的感情是相同的。”玉倩說,希望曼德勒早日恢復平靜,歡迎中國人再回來觀光、做生意,她在救災結束后也會回中國繼續工作和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