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黃陵高山仰止,軒轅祖德流長。4月4日上午,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主題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黃陵縣軒轅廣場舉行。
典前序禮上,序禮執事宣誦《典前祝文》,來自全國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外的參祭嘉賓,在儀仗隊的引領下,至誠至虔,一路景行軒轅橋、龍尾道,至軒轅廟山門。軒轅廣場上,象征中華民族大團結的56面龍旗迎風飄揚,參加公祭大典的各方代表在指定區域列隊肅立,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今年公祭典禮共有九項儀程:第一項,全體肅立、擊鼓鳴鐘;第二項,唱《黃帝頌》;第三項,敬獻花籃;第四項,恭讀祭文;第五項,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第六項,樂舞告祭;第七項,龍飛中華;第八項,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第九項,種植橋山柏。
9時50分,公祭典禮正式開始。鼓聲雄渾,鐘鳴悠遠。擊響的34通鼓聲,象征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聲;9響鐘鳴,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最高禮數,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無限景仰和無比感恩。120名身著禮服的男女合唱隊員與120名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少年兒童齊唱《黃帝頌》,樂聲響徹橋山沮水,典禮拉開大幕。
大樂穆穆與天地同和,龍旗陽陽與春風共舞。盛大的樂舞告祭剛柔相濟、亦古亦今、大美大雅。一條長56米的“金色飛龍”,從祭臺中心盤旋騰躍而起,承載著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的無限崇敬與感恩之心、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飛入云霄。
隨后,全體嘉賓有序分批瞻仰軒轅殿,前往黃帝陵謁陵植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