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江門4月4日電 題:廣東臺山僑胞回鄉祭祖 “僑經濟”成消費新引擎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今年清明節當天,就有60多只燒豬的訂單。近期,整只燒豬每公斤的價格在76元(人民幣,下同)至84元之間(視豬的大小而定)。僑胞一般會選個頭大點的訂。”4月3日,廣東臺山市端芬鎮專營燒豬的梅先生表示,清明節當天的燒豬主要供應給臺山海宴、汶村、北陡等鎮的顧客。
據介紹,臺山當地習慣把掃墓祭祖活動稱作“行山”或“行青”,一般會選在農歷二月初二起至清明節(這段時間被稱為“行山造”)期間舉行。其中,川島、海宴、汶村、北陡、深井等鎮會安排在清明節當天,其他市民會根據自家實際靈活安排,多數會優先安排在周末。
4月4日,廣東省臺山市,僑胞回鄉與自家宗親一起參加祭祖活動。李曉春 攝
“今年有些僑胞回臺山過春節,順便提前安排‘行山’,正月初五已有客人來訂行山糍。原計劃備料備夠整個‘行山造’的,到3月第二個周末就基本用完了。”臺山臺城街道一家糕點店的負責人透露,代海外僑胞掃墓的客人或回鄉掃墓的僑胞,訂白糖糍、黃糖糍、馬拉糕、軟餅、蛋糕的量明顯增多,這跟當地“打山望”(路人或村民跟著去,待主家祭祖活動完成后,分享些肉或糍)習俗有關。
在臺山,“行山造”期間除了賣燒豬、燒臘、五味鵝、行山糍、甘蔗、鴨蛋、鮮花等生意興旺之外,食宿業也比平時火爆不少。
“我這次回臺山,計劃逗留三周。第一個任務是新居入伙,在臺城樂興海鮮餐廳擺了10桌。第二個任務是祭祖,完成后在臺城好景酒樓安排了8桌。其他時間還要見縫插針安排和不同的親戚朋友聚一聚,早茶、午飯、晚飯基本上都在外邊吃。”從加拿大回臺山探親的僑胞劉先生稱。
4月4日,廣東省臺山市,臺城街道的飲食業興旺,處處可見僑胞與親朋好友聚餐的場景。李曉春 攝
“從農歷二月初二起,沖蔞鎮人就開始安排‘行山’祭祖。沖蔞的僑胞回鄉祭祖之后,有的會邀請團隊上村煮‘發財肴’,有的會到沖蔞墟附近的酒樓或餐廳,宴請前來參加祭祖的親朋好友。”樺順酒樓的負責人伍樹波介紹說,“整個‘行山造’,本酒樓的上座率很高,午飯時段70桌幾乎坐滿。”
“回鄉入住本酒店的僑胞,喜歡訂親子房、豪華套房或商務大床房,每晚價格在200元至400多元一間,寬敞、舒適、智能、干凈是他們的首選條件。”臺山臺城一家酒店的前臺經理透露,春節至清明這段時間,該酒店的滿房率保持在七成以上,周末基本訂滿。
4月4日,廣東省臺山市,一家推出特色燒乳鴿的食肆廣受食客青睞。李曉春 攝
臺山是著名僑鄉,海外僑胞一直是當地購房置業的主力軍之一。4月1日至6日,臺城街道石花文化廣場熱鬧非凡,“僑夢新啟·安居臺山”2025臺山市僑鄉購房暨人才安居與汽車家裝廚衛“煥新”活動舉辦方抓住清明假期這個契機,通過“政府搭臺、企業讓利、媒體助力、群眾受惠”的方式,吸引回鄉祭祖的僑胞購置房產、裝修新屋。
如今,臺山在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升級提質惠及下,發展優勢進一步凸顯。越來越多的海外僑胞(包括新生代僑胞)回臺山探親、置業、創業、旅游,“僑經濟”正成為拉動僑鄉城市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