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看傳統醫學,是如何利用豬的心肝和腰子。
歷經千年文明傳承,久經考驗的傳統醫學理論中,豬的心、肝、腎被視為藥用食材,基于“以臟補臟”(臟器療法)的思維,認為其可補益人體相應臟腑的功能。綜合各種經典古籍記載,對豬心、豬肝、豬腰子的功用記錄大致如下:
豬心:性味歸經,甘、咸,平,歸心經;主要功能養心安神,用于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或精神恍惚;定驚,緩解虛煩不安、驚悸等癥。應用舉例:《千金方》中記載豬心與人參、當歸配伍,用于氣血不足的失眠。服法則有:豬心燉柏子仁、丹參或酸棗仁等,增強安神效果。
豬肝:性味歸經,甘、苦、溫,歸肝經;主要功能:補肝養血明目,能改善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萎黃、肢體麻木;可針對夜盲癥、視力模糊(因肝開竅于目)。應用舉例:《圣惠方》中豬肝配枸杞葉煮粥,用于肝虛目暗。服法則有:豬肝粥(《圣惠方》),枸杞葉豬肝湯(《食療本草》),當歸黃芪燉豬肝(民間驗方),菠菜炒豬肝(《本草綱目》啟發),夜明砂蒸豬肝(《千金方》改良)等等。
豬腎(豬腰子):性味歸經,咸,平;歸腎經。主要功能:補腎益精,緩解腎虛腰痛、耳鳴耳聾、遺精盜汗、小便頻數等;利水消腫,輔助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需配伍利水藥材)。應用舉例:《食療本草》記載豬腎與杜仲、核桃燉煮,用于腎虛腰痛。民間常用豬腎煮粥或配中藥(如枸杞、山藥)補腎。
總之,聰明的古人先賢者們認為,就是吃啥補啥,豬心、肝、腎通過食療可調理相應臟腑。這種樸素的思維,是建立在直觀經驗基礎上的,在現代醫學沒有誕生之前,為人類的生存和延續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次,我們了解一下現代醫學對豬心肝腎的最新利用
現代科學已經獲知所有的動植物食物,都無外乎是含有不同比例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無機鹽、水的物質,是任何生物,包括人體都需要的物質,在攝入食物時,只要保持均衡適量,就能滿足需要,豬腰子和心肝也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現代醫學是建立在解剖學、細胞學、基因學、藥理學上的科學,通過手術以及精準給藥,讓人體能夠對抗疾病,延長壽命。其中,對豬的臟器開發了更重要的作用,開始了真正對人類缺啥補啥的年代,而且這種“補”不是吃啥補啥,是真正意義上完整功能的“大補”。
這就是器官移植,從豬身上摘下活體心肝腎,移植到需要救命的人體身上,缺心補心,缺肝補肝,缺腎補腎,讓一個人得以續命。現在,時空通訊至少了解到了以下一些案例:
1、心臟移植:2022年1月: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豬心臟移植至57歲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大衛·貝內特(David Bennett),術后存活60天;2023年7月,第二例豬心移植患者勞倫斯·福塞特(Lawrence Faucette)術后存活6周;2024年6月到7月,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分別將兩顆經過 10 處基因改造的豬心臟,植入兩名腦死亡者體內;2023年12 月16日,南京醫科大學和中科奧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成功開展四川省首例基因編輯豬 - 猴異種心臟移植手術。
2、腎臟移植: 2021年10月,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將基因編輯豬腎移植到腦死亡患者體內,54小時內功能正常,未出現超急性排異;2023年8月,中國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團隊將基因編輯豬腎移植至腦死亡患者,存活7天;2025 年3月,中國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成功將一只多基因編輯豬的腎臟移植到一位尿毒癥患者體內,這是亞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基因編輯豬腎移植給活人的臨床嘗試。
3、肝臟移植:2023年,美國匹茲堡大學團隊將基因編輯豬肝連接至腦死亡患者體外循環系統,成功維持72小時肝功能;2024 年5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云南農業大學合作,將10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臟移植到一位 71 歲右葉巨大肝癌男性病人身上;同年5月22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和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農業大學合作,成功將一只8基因編輯豬的肝臟及腎臟同時移植到一位腦死亡患者體內;2025年1月 ,由中國科學院竇科峰院士領銜,與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肝膽外科及全院十余個學科專家團隊共同完成,成功將 800 余克六基因編輯豬肝臟,以原位替換的方式植入到腦死亡患者體內。
從以上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可以器官移植的豬并非自古以來被人類馴化的普通豬,而是經過基因改造,也就是一直以來被某些群體反對的經過轉基因技術改造的豬。科學家們利用科學方法,通過基因工程將這些豬器官的基因改造得與人類相似,從而移植到人體時減少排異反應,讓人體能夠“認同”和接受。
比如GalSafe豬,心臟經過10項基因修改,包括敲除引發急性排異的α-gal基因,插入人類抗凝血和免疫調節基因(如CD46、血栓調節蛋白),添加人類補體調節蛋白(如DAF)等等。肝臟功能的改造則更為復雜,因為肝臟擔負著身體的代謝、解毒、合成功能,需進行更多基因編輯,如改造凝血因子、免疫調節基因等。
因此,基因編輯豬的器官移植已經不僅僅是個醫學科學問題,而是涉及許多科學領域的研究課題。目前,采用經過基因改造的豬器官替代人類器官的臨床研究還僅僅是個處于試驗中的開始,效果還并不是那么令人滿意,移植后的長期存活仍需攻克許多問題。但從以上案例已經初步驗證了基因編輯豬器官在人體內能夠存活的可行性,這個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在全球范圍內,器官移植供需嚴重失衡,據統計,僅美國2022年就有近10.7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國每年約有 30 - 50 萬需要器官移植的人面臨生死考驗,而能夠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數量還不到2萬例;全球每年約300萬人需器官移植,但僅10%的人能夠獲得手術機會。
這就是因為完全依賴人類本身器官供體實在太難得了,若基因豬器官移植技術得以廣泛應用,將大大緩解器官短缺問題,為眾多終末期器官疾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但目前難以精確預測能拯救多少生命,因為這取決于技術的發展速度、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驗證、社會倫理接受度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等多種因素。
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基因編輯豬將在臨床上發揮巨大作用:五到十年內,豬腎移植將率先進入臨床,可以挽救全球數十萬透析患者;十到二十年內,將攻克豬心臟、肝臟的移植,每年將拯救百萬計的生命。
我不知道如果某一天某個反轉人士急需移植豬器官才能救命時,會不會對自己的科盲反轉思維有些悔意。但基因工程,或者說轉基因技術,終究會給人類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這是歷史的必然,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思維去迎接和接受,而不是盲目反對。
通過以上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對比,你能感悟到什么呢?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閱讀。
數據來源:WHO、《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自然·醫學》、美國器官共享聯合網絡(UNOS)、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