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的時候,我軍成立了四個野戰軍部隊,雖然華北的野戰軍并沒有組建指揮機構,可是華北軍區可是有三個兵團,實力很強,規模也比較大,自然也就被人稱之為野戰軍。這五支野戰軍在戰場上的表現都挺出色的,不過他們的軍事實力到底誰更強呢?在參加抗美援朝的時候就可以分出勝負。有人提出為啥要以抗美援朝來作為參照,為啥不是解放戰爭呢?
其實解放戰爭就是將全國給解放出來,各個部隊都有自己的任務,有的部隊甚至要犧牲自己來輔助其他部隊作戰,這樣就無法真正評比出他們的實力。就說一野可是長期在土地貧瘠的地方作戰,甚至以弱勢兵力硬生生的拖住胡宗南大軍的腳步,這也就減輕了其他戰區的壓力,甚至還打出了不少經典戰斗,這樣的部隊就是舍己為人的表現。
還有二野,在最初作戰的時候,他們可是剿滅敵人近三十萬,然而在中期時卻需要執行挺進大別山的任務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從而為其他戰區緩解壓力,可是二野自身卻損失非常大,而這其中的貢獻卻也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
三野在與國軍作戰的時候可是相當激烈的,不少精銳部隊都被其消滅,可以說為整個戰爭局勢的扭轉奠定了基礎。而四野屬于兵強馬壯的存在,中央也寄予厚望,當初十萬人進入東北,一路打下來,部隊人數增加到百萬,在關內作戰也是從北打到南,可以說對解放全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華北在初期調出了不少兵力去東北支援,而后期又調出兵力去西南還有西北支援。另外保護中央安全的任務也交給他們來負責,雖然沒有取得多么出眾的戰績,可是他們的作用卻也是不可或缺的。
總的來說,這五支野戰軍在戰場上都有自己的任務,可以說是各司其職,有的去打雜牌軍,有的是去打敵人精銳,所以想要從他們的功績方面,來對比誰更厲害,顯然是不合適的。畢竟這其中有各種原因,讓部隊的真實水平沒有得到發揮。
可是在朝鮮戰場上作戰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我軍面對的是實力強悍的美軍,不僅是軍事裝備先進,就連他們的作戰意志,還有作戰水平也非常強,就算各個部隊之間有一些差別,可是這些差別卻也影響不了大局。而我軍要對抗這樣的敵人,首先就要從戰斗中不斷學習,需要全面考慮敵人的作戰實力,從而贏得最后的勝利。既然都是在同個起跑線上,并且還面對同樣的敵人,這五支野戰軍的實力到底誰強誰弱呢?
當初參加抗美援朝的四支野戰軍中就一野派出的部隊不多,只有一個軍,其他的野戰軍部隊都派了不少的部隊上戰場,尤其是四野與華北部隊。要說一野人數少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部隊,再加上西北地區的安全還需要他們來保護,自然不可能將所有的部隊都派到戰場上。
1953年西北地區局勢平穩,一野的第一軍才上戰場,不過當時的局勢屬于僵持階段,雙方都不想打了,所以第一軍也就沒有辦法多少戰斗。可是另外幾個野戰軍在朝鮮戰場上表現比較出色的要數四野。而三野雖然也打出了一些戰績,可是損失也是挺多的,但沒有愧對于粟裕的栽培,戰斗力還是挺強的。
不過同四野相比的話,還是差一些,在運動戰中四野是比較擅長的,損失也沒有多少。華北野戰軍雖然在解放戰爭中不出色,可是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的,甚至能夠與其他野戰軍平分秋色,所以能夠排在第一位的絕對是四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