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2025年清明假期首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全省文旅系統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和優質的服務,為市民和游客獻上一場春日盛宴。
4月4日,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獲悉,4月4日當天,全省886家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351.3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795.42萬元,同比2024年清明假期分別增長13.18%和13.94%。同時,全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累計接待群眾40.89萬人次,文旅消費熱度持續攀升。
紅色文化教育成清明假期“流量密碼”
清明節不僅是祭掃先人的傳統節日,也是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時刻。4月4日,全省各地以多種形式開展祭奠活動,紅色文化教育成為假期文旅市場的熱門主題。
攀枝花三線建設博物館聯合市實驗學校舉辦“憶清明·緬先烈·思奮進”主題活動,通過參觀展覽、互動體驗等形式,讓青少年在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江姐故里紅色教育基地推出“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以獻花、詩詞朗誦、“時空郵筒”等方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此外,鄧小平故里、朱德故里景區、黃繼光故居等地也通過多種形式祭奠英烈,傳承紅色精神。
線上活動同樣精彩紛呈。各地文博場館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出“清明云上行·傳承寄相思”線上詩誦會、“甘將熱血沃中華”革命英烈手跡特展等,讓市民足不出戶也能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踏青賞花與民俗體驗點燃春日熱情
清明假期,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全省各地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將自然風光與文化體驗相結合,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巴中市首屆“萬人櫻花鄉村旅游季”盛大開啟,漫山櫻花如云似霞;彭祖山景區推出“不負春光不負清,趣春游”活動,邀請游客在山水間感受春日的生機;九皇山、藥王谷景區的“辛夷花生態旅游消費季”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賞花、品美食;成都都江堰放水節再現古蜀水利文化的壯觀場景,讓人仿佛穿越時空。
與此同時,非遺民俗活動為假期增添別樣風情。游客在非遺工坊中體驗制作夏布、土陶的樂趣,欣賞打鐵花、火壺秀的震撼表演;雅安318自駕大本營舉辦“踏青尋春·以樂寄情”音樂派對,用音樂與自然對話;綿陽、涼山、攀枝花等少數民族地區則推出白馬清明歌會、千人民族服飾巡游、羌餐品鑒等活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為保障假期文旅市場安全有序,全省各級文旅市場綜合執法機構4月4日共出動執法人員2293人次,檢查文化和旅游經營單位2285家次。截至目前,全省文旅市場運行平穩,未收到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投訴或重大負面輿情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