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推進五育并舉的關鍵一環。包頭市青山區三星小學以“星雅”文化內涵式發展理念為指引,2023年起,開展系列項目式學習活動。活動在黨組織的悉心指導下,從最初由少年宮牽頭開展活動,歷經兩年的深耕細作,成功提檔升級為學校項目式特色課程。三星小學傳統節日項目式課程以探究學習與學科深度融合為路徑,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再一次創新學習活動形式,帶領學生體悟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魅力,厚植家國情懷,全力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 “清明寄思 紙鳶逐夢”清明節項目式學習活動,領略其獨特魅力吧!
為期半月,各學科深度參與,共同構建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文化教育盛宴。語文課上,老師帶領學生們誦讀經典清明詩詞,讓學生在優美的韻律中感受古人的情思。數學課上,學生正在計算風箏各部分尺寸比例。科學課上,老師正在科普風箏飛行原理。美術課上,學生正在以清明節元素為靈感,設計風箏圖案。勞動課上,老師正在講解如何制作風箏。
低段學生正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感知清明文化,老師策劃了畫風箏、貼風箏活動。在老師細致耐心地引導下,萌娃們用畫筆在紙上勾勒出心中對清明的獨特理解,一個個風箏圖案色彩斑斕、充滿童趣。小小的風箏承載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中高段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開啟了更具挑戰性的風箏制作與放飛之旅。他們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精心挑選材料、搭建骨架、繪制圖案3月31日,活動迎來了高潮。孩子們手持親手制作的風箏,自信滿滿,你聽,小小講解員們正熱情高漲地為大家講述風箏制作的創意構思,從色彩搭配到造型設計,講得頭頭是道。
活動現場,學生們拽著風箏線奮力狂奔,衣角隨風飄起,風箏掙開束縛,在空中肆意飛舞,隨著風箏緩緩升入天空,他們的夢想也一同飛揚,現場滿是歡聲笑語。
同時,包頭市青山區三星小學還敏銳的捕捉到了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精心組織教師參與 AI 繪圖與數字創意培訓。經系統學習,老師們熟練掌握專業繪圖軟件操作技巧,將所學融入教學實踐。課堂上,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出科技感滿滿的數字風箏。
包頭市青山區三星小學的本次項目式活動以學科融合為主線,從畫風箏、做風箏到放風箏,學生全過程深度參與,學生們從理論知識的學習逐步邁向實際應用,實現了知識與技能的融會貫通,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這樣的活動,不僅傳承了傳統文化,更彰顯了包頭市青山區三星小學注重學科融合、全面育人的工作思路,還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重塑理念建構的路上大膽實踐,為學生的未來發展筑牢根基。未來,包頭市青山區三星小學將持續深化此類教育實踐,為傳承文化、培育人才注入更多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