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清明假期首日,3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愚園路,參與春秋國旅與長寧區聯合開發的2025“上海之春”第七屆國際手風琴文化藝術周主題旅游線路“鄔達克之美,手風琴之旅”,在1個多小時的漫步與導覽中,感知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錢學森舊居、施蟄存故居背后的愚園路人文底蘊,來到由鄔達克設計的市三女中大禮堂“景蓮堂”,聆聽一場國際手風琴聯盟秘書長基莫·馬蒂拉的大師開講。
“世界音樂之旅——手風琴陪你環游世界”專家講演音樂會 舒抒 攝
今年,“上海之春”國際手風琴文化藝術周繼續相約長寧,來自俄羅斯、意大利等7個國家的頂尖手風琴藝術家與上海、長三角等地的演奏家同臺獻藝。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長寧區結合“鄔達克建筑”IP,在地標街區、學校及商圈開展了一系列文旅商體展聯動活動。其中,春秋國旅開發的主題旅游產品在“上海長寧文旅”公眾號等平臺一經推出,就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報名,來上海感受藝術文化、歷史建筑、消費場景與市井煙火的共融之美。
吳榮俊為旅行團做導覽 舒抒 攝
春秋國旅資深導游吳榮俊是此次游覽線路的主講導游。4月4日下午,旅行團一行首先來到位于愚園路亨昌里的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以此為起點開啟了百年愚園路的尋訪之旅。一行人接著到訪了長寧金融園、長寧區少年宮等歷史建筑所在地,前者有董竹君舊居,后者則是王伯群故居,隨后又途經錢學森舊居、施蟄存故居所在的岐山村。吳榮俊在導覽中為旅行團成員們講述了多位名人名家在愚園路的過往歷史。
觀眾前往市三女中大禮堂 舒抒 攝
“1個多小時的標準版導覽,不少游客都覺得意猶未盡,如果時間充裕,加長版的愚園路導覽能說上兩三個小時,真的是‘一條愚園路、百年建筑史’。”吳榮俊介紹,4月5日,旅行團的游客們還將前往上生·新所和武康路,探尋鄔達克在上海的代表性建筑孫科別墅、武康大樓,聆聽一場穿梭在上生·新所各個角落的“漫游琴音巷”手風琴街頭開放麥活動。
音樂愛好者梁君勇已連續3年參加長寧手風琴文化藝術周活動。今年,藝術周新增了主題旅行團這一全新的文旅產品,他第一時間報名參與,4月3日還專程趕到上海薈聚商場,觀看當天舉辦的“風琴薈聚 ”微風露臺音樂會。
“風琴薈聚 ”微風露臺音樂會
“我家住在浦東航頭鎮,上海薈聚在虹橋機場附近,來一趟相當于斜穿上海了。”梁君勇說,春秋此次推出的“鄔達克+手風琴”主題旅行團項目,1000多元(單人住1500多元)的套餐里不僅有三天兩晚的住宿、餐飲,還有多場演出和多條上海老馬路的Citywalk導覽,讓他大呼“過癮又實惠”。
記者從春秋國旅了解到,參與“鄔達克之美,手風琴之旅”主題旅行團的游客有30多位,主要來自長三角以及山東等地,最遠的游客來自遼寧,最年長的游客是位72歲的老先生,而年齡最小的游客僅6歲。在愚園路Citywalk的隊伍中,記者遇到了這位來自常州的小游客湯姆森,他是一位有著3年學藝經歷的巴揚手風琴表演者。當天從駐地前往愚園路的途中,他還為旅行團其他成員演繹了一曲手風琴獨奏。這也是此次“鄔達克+手風琴”文旅產品的一大創新——為旅行團成員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
上生·新所打卡裝置效果圖
4月5日,第七屆國際手風琴文化藝術周將迎來活動高潮。當天上午,上生·新所的“香樟舞臺”和“玉蘭舞臺”將舉辦近3個小時的文旅商聯動項目“漫游琴音巷”手風琴街頭開放麥,來自全國各地的手風琴藝術家、愛好者們將帶來30余首手風琴表演。晚間,虹橋藝術中心將舉辦主題為“傳統與現代的回響”的盛典演出,國內外手風琴演奏家與其他器樂演奏家將通過獨奏、重奏與合奏等形式,呈現傳統手風琴、中國民族樂器與電子樂器的融合魅力,為滬上觀眾帶來一場以音樂為媒的視聽盛宴。
今年,長寧區將繼續以文化藝術為基底,以地標文化空間、學校、商圈為媒介,結合“鄔達克建筑”等知名IP開發文旅消費產品,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積極探索文化藝術與城區活力的良性互動和互惠,持續激發文旅商體展聯動的消費活力。
原標題:《長寧手風琴文化周啟幕,春秋推出千元主題團,三天兩晚包吃住還有演出和導覽》
欄目主編:唐燁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舒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