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特朗普的“器”,除了武器,似乎就只有關稅了。關鍵是,多年以來形成的美元鑄幣稅,現在想要換一種更加高效直接的“剪羊毛”方法,向全球所有國家輸出美國通脹。這一招,還能管用嗎?能不能管用,在今天主要取決于力量,和道理、道義關系不大。
當老大最大的好處,就是因為身大力不虧,所以能一直說了算,所以能定義游戲規則。現在甚至都懶得修改規則了,直接回歸到了叢林法則,我強我作主。貿易戰也好,烏克蘭、巴拿馬、格陵蘭也罷,都不過是一種掠奪的形式而已,有時連借口也不需要。看透這些,我們在義憤填膺之時,就會多一絲冷靜。
另外,無數的歷史告訴我們,老二往往最難當,也最難受,最危險,因為時刻都要活在老大的陰影中。所以,當老二要隱忍,要克制,要身段柔軟,更要后發制人,然后才能一擊必中。老二如果遇事就上頭,一氣就出手,那肯定不能成大事。作為老百姓,我們對于各種風云變幻,其實也要抱以平常心。這次,老大一頓操作,就讓讓長牛了20多年的美股頃刻間崩掉,就能讓自己迅速成為全球公敵,這是何等天賜良機?所以,這個時候已經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
當下流行的心態,作為凡夫不要關心兩小時以后、八公里以外的事,這會讓自己快樂一些。但是,當二戰后80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政治體系與規則被改寫,當和平與發展有可能甚至不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這其實就已經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了。我們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個體,身不由己,皆在局中。畢竟,這關系著幾代人的流血與奮斗,關系著每一個人的安全與財富,幸福與未來,怎會不“著相”?
無差別的關稅已然出臺,世界皆受其害。這場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全球貿易大戰,已經打響。一方是美國,另外一方是整個世界。中國企業與企業家必須擁有戰略前瞻的能力,把握大勢,積極作為,不做炮灰。
在此要說一句,我們光伏企業,是有著充分的斗爭經驗的:自從東南亞產能全面淪陷以后,光伏企業們積極考察中東、歐洲、北美的各種機會,但行動雖然迅速,下注卻很謹慎。現在看,無論是東南亞還是中東,無論是歐洲還是北非,無差別關稅之下,其實都沒有本質區別。
接下來,我們光伏企業應該怎么干呢?
02我們的反擊,擊中對方哪些要害?
2024年美國對華出口前五大類商品情況
面對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中方今天發出反制措施!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文稱,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此外,商務部、海關總署六箭齊發,包括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等。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指出:2025年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對于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趕碳號在海關總署網站查詢到,如果按商品細分,以下是美國2024年出口我國最多的前16類商品:
來源:海關總署;單位:美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答記者問
問:此次,中方再次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11家涉臺軍售企業實施制裁,請問有何考慮?
答:近年來,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與臺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二條等規定,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答記者問
問:2025年4月4日,商務部宣布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請問有何考慮?
答: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應詢答記者問
問:4月4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請問中方此次出臺出口管制政策,有什么考慮?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另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已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暫停6家美國企業產品輸華資質。海關總署今天(4月4日)發布第54號和第55號公告,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保障中國畜牧業生產安全,由于相關進口產品存在檢驗檢疫問題,決定暫停1家美國涉事企業高粱輸華資質,3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并暫停2家美國涉事企業禽肉產品輸華。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述舉措,正當正確,及時必要!
簡要總結,此次我國反制措施的戰略邏輯,呈現三大特征:
精準性:聚焦美國政治敏感領域(農業、能源)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稀土、半導體),直擊其痛點。
合規性:嚴格依據國內外法律和 WTO 規則,避免陷入 “以暴制暴” 的道德困境。
系統性:將短期反制與長期布局結合,通過內需驅動、科技自主和規則重塑,構建抵御外部風險的韌性體系。
此次反制,不僅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直接回應,更是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關鍵一步。
從能源角度,針對美國的原油、LNG,趕碳號認為,實在再無采購的必要,可以征以重稅。
我們有中東、俄羅斯那么多伙伴,沒有必要不遠萬里給對手送子彈。特別是,特朗普上臺以來,大力發展化石能源,到處鼓吹氣候危機、碳中和都是”綠色陷阱“。
既然如此,我們就更不應該支持對方的化石能源產業。這一點,和芯片半導體完全不同。我們要買的,別人不賣給我們,我們能夠以更低成本、更安全地從其他伙伴那里買到的,對方希望我們采購。
03美國對盟友的背叛,恰是中國光伏的空間
圖為美國白宮主頁;最新民調顯示,關稅政策頒布以后,特朗普支持率降至43%,為上任以來新低
這張照片的姿勢,準確體現了世界頭號強國的領導人對于這個世界的態度。究竟想干嘛?
現在,國家層面在強力反制對手的同時,作為企業我們其實也要搞清楚對方的邏輯,究竟是怎么來思考問題的。
在美國白宮主頁最顯著的位置,特朗普政府有一句宣言:“我們的優先事項——特朗普總統致力于降低所有美國人的成本,保護我們的邊境,釋放美國的能源主導地位,通過實力恢復和平,并讓所有美國人再次安全。”
可以說,沒有一句話是真的。征稅之后,美國老百姓的成本降低還是提升呢?頭號強國的邊境何時不安全呢?作為二戰后發動戰爭最多的多家,還好意思說要再次安全?通過”實力“恢復和平,除了軍事實力、貿易制裁的實力,還有什么實力呢?
趕碳號最關心的一點,是特朗普政府其中的一個優先事項——”能源主導地位“。這是所有新能源人都要系統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現在,美國與世界為敵,其實恰恰給了中國企業寶貴的機會。過去,中國與印度、日本、韓國甚至越南,都是不同維度上的競爭對手,要么是技術上,要么是生產制造上。現在,我們與東盟、中東、日韓則可以在市場、技術合作方面,創造出更廣闊的空間。
特別是那些產品輸入型、資源輸出型的合作伙伴,對于中國制造業的價值更大。比如,歐洲大市場最為典型。
美國切斷了俄羅斯的天然氣,然后高價將自己的天然氣賣給歐洲,并在最近兩年實現了對歐洲主要國家的貿易順差。這個讓美國嘗到了甜頭,也讓支持特朗普上臺的化石能源金主賺到了大錢。
2023年、2024年美國與歐盟部分主要國家貿易情況
歐洲人逆來順受,這幾年一直在高價購買美國的天然氣。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歐盟統計局及行業分析數據,2024年美國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總出口額為380 億美元,出口量4856.5 萬噸,占到美國LNG總出口量的55%。
2024年,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量較2020 年下降65%,其中管道氣銳減 80%,僅通過土耳其維持部分供應。
俄羅斯衰落的同時,美國在崛起。美國LNG出口量較2020年增長280%,歐洲成為其最大單一市場——荷蘭、英國、西班牙三國,占美國對歐出口量的69%。
這樣看,說美國才是俄烏戰爭最大的貿易受益者,也不為過,除了賣武器,還賣天然氣,做得一手的好買賣。現在,又盯上了烏克蘭的礦產資源。
歐盟天然氣來源占比
歐盟既然花錢都買不來能源安全,花了高價最后仍然要迎來盟友的無差別關稅,歐盟為何不采購物美價廉的中國綠色能源產品呢?
除了能源領域的深入合作以外,中歐在碳中和戰略上的價值觀也是完全一致的。
2026年1月1日起,歐盟將征收碳關稅。那么,碳稅能否成為歐盟反制美國化石能源的”綠色武器“呢?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2026年全面實施后,美國頁巖氣因開采環節碳排放強度高(約 60 噸 CO?/ 百萬英熱單位),可能面臨30-50 歐元 / 噸的碳關稅。
歐盟提出的 “綠色協議” 與中國 “雙碳” 目標高度契合,雙方可通過技術合作(如光伏儲能、綠氫)和標準互認,進一步擴大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美國無差別關稅政策與歐盟能源困境的疊加效應,為中國光伏企業創造了結構性機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中歐的合作與博弈也將呈現復雜態勢,并不會完全順風順水。比如,在此之前,美國鼓動歐盟以 “供應鏈安全” 、所謂”強迫勞動“為由,推動本土光伏產業保護。今后,這些影響因素可能會越來越小。
歐洲呼喚英雄,歐盟需要有二戰時期邱吉爾、戴高樂式的人物。近年來,默克爾是這樣的人物。
馬克龍在4月3日與法國工業界代表會面時,直接抨擊特朗普對歐盟加征 20%“對等關稅” 的決定是 “殘酷且毫無根據” 的。他指出,美國將商品貿易逆差歸咎于歐盟,卻忽視了歐盟對美國服務貿易的1040 億歐元逆差,這種 “選擇性無視” 暴露了特朗普政策的邏輯漏洞。
馬克龍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與1930年《斯姆特 - 霍利關稅法》類比,警告其可能引發全球貿易體系崩潰。他在多個場合強調,美國的單邊主義,正在削弱WTO等多邊機構的權威,而歐盟必須捍衛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
例如,他提議,重啟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以對沖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既然以后連盟友可能都沒得做了,那中歐的合作空間將會非常廣闊。趕碳號忽發奇想,不知道阿斯麥是否直接可以賣給我們幾臺光刻機呢?至于價格嘛完全不用談,可以用光伏產品來互換,夸張一些,你們整個國家的光伏,我們免費給你們裝起來,用起來。反正我們的產能現在閑著也是閑著。
就在這篇文章結束時,趕碳號前同事發到小群里幾張照片:今天中午,來自中國上海的松鶴樓,在英國倫敦城正式營業,”客戶排起了百米長隊“。趕碳號在群里回了他一句,”世界越是風雨飄搖之際,更要出海捕魚“。
風浪越大魚越貴,不一定非是美利堅,也可以是歐羅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