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美在關稅問題上的交惡,以及在俄烏戰爭等重大問題上意見相左,歐盟國家開始意識到戰略自主首先就得是防務自主,這也給被美國長期壓制的歐洲軍工企業以全新的商業機會。比方瑞典薩博公司的鷹獅JAS 39 E/F戰機就可能迎來首份外銷合同——不過,這份合同并不是來自歐洲,而是來自美洲……
薩博公司的鷹獅JAS 39 E/F戰機目前高度接近達成一項潛在的采購合同,這是自2014年其量產以來的首份外銷合同。在與瑞典大使的會面中,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于4月3日宣布,他已簽署了采購這款戰斗機的意向書,正式合同也即將敲定。
即將達成的這份協議還包括瑞典對哥倫比亞人道主義及能源基礎設施的補償性投資。瑞典國防大臣帕爾·瓊森對哥倫比亞選擇鷹獅戰機的決定表示歡迎,并明確指出下一步的談判已經在進行中。
然而,美國有可能會否決這份合同,方式是扣留對鷹獅E/F型號所使用的通用電氣F414G發動機的再出口許可。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薩博公司曾考慮過換用發動機,打算采用一種本土的替代方案,即通常裝備于“歐洲臺風”戰斗機的EJ200發動機的改型,鑒于美國對歐洲采取的強硬政策,這一選擇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哥倫比亞空軍采購鷹獅戰機的協議預計將在2025年7月舉行的“2025年哥倫比亞航空展”上敲定。目前,雙方討論的飛機采購數量和價格均未正式公布。
不過,通過查閱哥倫比亞國防部公開的預算記錄,該國曾有一份價值36.5億美元、采購16架JAS-39 E/F鷹獅戰機的資金申請。粗略計算一下,目前鷹獅戰機最新改進型號在綜合供應套餐(包括零部件、武器、手冊、培訓等)下的估計單價為2.2812億美元。
盡管這些數字尚未得到核實,只有在合同簽署時的官方公告才是可靠的評估,因為實際價格往往與預算預測有所不同。畢竟總體而言,這些數字與最悲觀的專家預測相符,也打破了鷹獅戰機在廣大受眾心中相對廉價的戰斗機形象——F-35也才1億多美元,F-22也才2億多美元……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4年巴西最后一次采購鷹獅戰機時,該國政府僅花費了54.4億美元就采購了36架飛機,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本土生產的。這意味著每架戰斗機的成本約為1.51億美元。自那以后,價格大幅上漲:僅考慮這11年來的美元通貨膨脹因素,單價就已經漲到了約2.035億美元。
鷹獅JAS 39戰機的預計單價為2.2812億美元,這與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機價格相當。根據2024年8月與塞爾維亞簽署的最新合同,“陣風”戰機的單價約為2.25億歐元。另外,根據菲律賓最近公布的一份銷售許可,F-16V戰斗機的近似單價高達2.79億美元。最后,根據2023年與捷克共和國簽署的一份合同,F-35戰斗機的單價接近2.083億美元。
也就是說,我們再次看到在現代安全形勢下,以往的四代半戰斗機的價格可能會高于最新的五代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