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2天高強度包圍臺灣島演訓后,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落下帷幕,并完成了打擊臺島能源設施、圍臺查扣非法船只等多項貼近實戰措施,為未來登島實操打下堅實基礎。
就在解放軍結束圍臺軍演之際,一架載有美軍印太司令部軍官團的專機悄然抵達中國上海,美國希望借機和中國進行談談。
中美國防部分別發表聲明稱,4月2日到4月3日,中美兩軍在上海,舉行了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
雙方表示,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就上次會議以來的中美海空安全形勢,進行了坦誠、建設性的交流,評估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的執行情況,討論了一些需要改進的措施。期間我方當著美方的面明確表示,中國軍隊將繼續依法依規,回應一切危險挑釁行為。
按照以往慣例,中美海上軍事磋商,通常每半年舉行一次,時間為每年4月初和11月初,時間并不固定,而且磋商地點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來回輪換。
然而這次磋商,卻出現了明顯不同,一個是正逢解放軍“海峽雷霆-2025A”圍臺軍演之際,第二則是美國打破了地點輪換慣例,再次前往中國主動商談。
顯然,這種微妙變化,顯示出了面對解放軍堅定維護臺海、東海、南海領土完整統一情況下,美軍力求避免擦槍走火的訴求,以及特朗普新政府軍事班子,尋求借機接觸了解我國軍事機制與對外立場的意圖。
不過,就在中美軍隊公布磋商內容和成果后,卻在臺島內部引起了震動。
島內專家分析認為,在大陸對臺軍演之際,解放軍與美軍此時討論雙邊磋商,這既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首次雙方展開軍事關切交流,同時大陸也借此再次向美國亮明底線,以及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這讓島內運作空間再次被擠壓。
在解放軍圍臺演習之際,臺當局指望的美軍外援,不僅軍事部署上躲得遠遠,而且還赴華主動展開軍事磋商,避免擦槍走火,這充分說明了,美國在對臺政策上,始終以自身利益優先,寧肯權衡利弊,也不愿輕易火中取栗。
面對這種現實情況,島內應該更加清楚,挾洋自重行不通,倚外謀獨指不上,即便有域外勢力干涉,我們也有足夠能力回擊干涉力量,完成統一進程,清算一切謀獨分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