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促使近五成日本企業家計劃擴大美國投資,尤其在機電、食品等領域。日企通過新建工廠、并購等方式應對高關稅。盡管人工成本高企,關稅優勢仍推動制造業布局調整。多數企業堅持DEI方針,認為其對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
特朗普一攬子關稅政策,在4月2日的重頭戲”對等關稅”公布之后,即將進入實施階段。特朗普自己說了,其關稅政策一是擺脫巨額貿易逆差,二是推動制造業回流。
自然,不少人認為美國人工成本高,制造業回流不太現實。但在突然從3.3%增加到29%的高額關稅面前,美國與其他國家人工成本差異體現在商品成本上,就不再是大事了!
周六《日經新聞》報道稱,日本經濟新聞匯總的“100名日本企業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特朗普關稅的刺激,以及預計特朗普吸引外資的政策和經濟對策將促使消費在中期內擴大,回答將擴大或新開展美國業務的日本企業達5成,日本的機電及精密制造及食品等行業的企業將擴大在美制造業務。
此次問卷調查以日本國內主要企業的社長(包括會長等)為對象,于2月28日至3月19日實施,共收到144家企業的回復。
調查結果顯示,回答“將擴大”美國業務的企業占28.3%,“正在考慮擴大”的企業占20.5%。加上回答“雖然目前沒有美國業務,但今后將會開展”(0.8%)的企業,共有49.6%的企業將擴大美國業務。回答“將縮小”美國業務的比例為零,“維持不變”的企業占45.7%。
從行業來看,機電及精密制造、機械及材料(包括化學和紡織)以及食品等行業較為突出。從擴大業務或開展新業務的內容(復選)來看,選擇“銷售”的比例最高,達到74.6%,但選擇“在美生產”的也超過一半,達到50.8%、計劃到美國參與企業并購(M&A)的,高達47.6%,計劃對美國初創企業出資的,也有34.9%。
從中長期來看,日本企業家認為,在IT、能源、食品等廣泛領域,美國市場有望擴大。日本企業擅長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存在較大商機。
最典型的案例是,日清食品控股將于8月時隔46年,在美國啟動生產方便面的新工廠。住友化學將在美國新建半導體制造工序用清洗液工廠。
為了提高美國國內產業的活力,特朗普不僅在增加關稅壓力,還在積極吸引外資。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初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時表示,將把日本對美投資提高到1萬億美元(約150萬億日元)。《日經新聞》在報道中稱,日本企業將響應這一號召。
此次的問卷調查也詢問了是否增加對美投資的問題,41.4%的日本企業回答將會增加投資或實施新投資。這一比例較2024年12月的上次調查16.9%的比例大幅上升接近2倍。三菱食品的社長京谷裕表示:“期待日本政府出臺支持對美直接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等”。
向擁有制造業務或制造部門的84家日本企業詢問如何應對關稅時,近半數企業選擇的答案是“維持現狀·觀望”。人工費上升也是一大課題,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表示:“可能也會出現因美國國內的人工費高漲而認為不劃算并放棄的企業”。
此次調查還詢問了特朗普明顯持反對態度的DEI(多樣性、公平性、包容性)方面的方針。在美國,麥當勞、沃爾瑪、亞馬遜等企業紛紛縮小或取消了DEI目標及相關措施。
當被問及是否會在北美調整DEI方針時,86.6%的企業回答“不會調整”。久保田的社長北尾裕一強調:“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推進DEI不可或缺”。計劃調整或考慮調整(比如不使用DEI這一術語)相關方針的企業僅占8.4%。
毫無疑問,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市場。以往靠制造業低成本優勢在美國市場分杯羹的時代,隨著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要想繼續掙美國消費者的錢,今后可能只有一條路,這條路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家正在走。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