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4月4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4日從湖北省文旅廳獲悉,清明假期首日,湖北各地挖掘清明節傳統內涵,將其與文旅活動結合,全省紅色旅游煥發新魅力。
武漢、黃岡、鄂州等地的紅色旅游景區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游客以參觀游覽、參加祭掃儀式、參與主題文化活動等多樣形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黃岡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串聯陳潭秋故居、黃岡革命烈士陵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等多個紅色景點。部分歷史文化類景區推出民俗場景,游客身著漢服,以極具儀式感的方式重構對清明的文化認同,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荊州博物館舉辦“溯源荊楚清明,探尋古韻遺珍”主題活動,通過講述戰國楚墓漆木鎮墓獸等與清明相關文物、組織清明詩詞誦讀等內容,關聯古人清明祭祖護佑觀念,感受荊楚文人情懷與清明文化碰撞。各地郊野公園、主題公園和游樂園、歷史文化街區、商圈以及重點旅游村鎮等,開展青團制作、民俗表演、手繪風箏放飛等節日特色文化活動,提升游客參與度。
游客出游方式呈現多樣化,短途周邊游占主流。以武漢為中心,周邊1小時至3小時車程的景區,如武漢東西湖石榴紅村、木蘭云霧山、咸寧九宮山、潛江生態龍蝦城等地客流明顯增加。騎行與徒步等低碳出行方式備受青睞,武漢東湖綠道、宜昌濱江公園、襄陽古隆中景區、鄂州梁子湖等地推出“騎行賞花”“徒步踏青”主題活動,吸引大量年輕游客參與。
湖北各地推出公共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動。宜昌、十堰、黃石多地增設郊游專線、賞花專線、景區直通車,方便游客出行。湖北省博物館、黃岡市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適當延長開放時間,舉辦文物集章、“華裳雅韻邂逅古風”等沉浸式體驗活動并增加彈性供給,豐富游客游玩選擇和文化體驗。(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