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悉尼4月4日電 (記者 顧時宏)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4日清明節(jié)當天在悉尼六福公墓舉行淘金潮華人死難者祭奠儀式。
當?shù)貢r間4日上午10時,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在悉尼六福公墓舉行淘金潮華人死難者祭奠儀式。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攝
當天,逾100名各界嘉賓出席活動,共同緬懷在19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淘金熱期間不幸去世的華工先烈。
本次儀式由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首席顧問方勁武主持。他首先帶領(lǐng)全場肅立,默哀一分鐘,向逝去的先僑表達深切的敬意。
祭祀儀式遵循中華傳統(tǒng)禮儀,包含上香、點燭、獻花、敬茶、三鞠躬等莊重環(huán)節(jié)。主祭官、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主席陳青松誦讀祭文,深情緬懷華工先烈的艱辛付出。
當?shù)貢r間4日上午10時,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在悉尼六福公墓舉行淘金潮華人死難者祭奠儀式。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主席陳青松誦讀祭文。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攝
陳青松在澳大利亞淘金潮華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發(fā)表致辭,感謝社會各界對紀念碑保護工作和華人歷史傳承的支持。他指出,這座紀念碑不僅是華人歷史的重要見證,更是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象征。
儀式上,澳大利亞華人總工會在紀念碑背面鑲嵌了一塊紀念銅牌,以表彰兩位對華人社區(qū)作出重大貢獻的澳大利亞人,一位是曾在淘金潮期間主動照顧因長途跋涉而感染傷寒的中國移民、最終不幸染病去世的艾莉諾·瑪麗·布魯爾;另一位是新南威爾士州農(nóng)場主詹姆斯·羅伯茨,他曾冒著巨大風險,庇護了數(shù)千名華人礦工,幫助他們躲避種族歧視和暴力沖突。陳青松在講話中詳細講述了兩位澳大利亞友人的事跡,并將他們譽為“華人社區(qū)之友”和“多元文化主義的先驅(qū)”。
陳青松表示,這兩位澳大利亞友人的事跡是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歷史的重要一環(huán),他們的精神值得永遠銘記與傳承。
祭奠儀式后,多位嘉賓發(fā)言,盛贊華人社區(qū)為澳大利亞社會所作的卓越貢獻,并強調(diào)華人文化在澳大利亞多元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華人對澳大利亞歷史和文化的深遠影響。
儀式現(xiàn)場還上演了富有文化韻味的“祖先祭舞”表演,表達對逝者的深深敬意與思念。(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