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午參觀了紅色紀念館,觀看了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下午進行了推小車送軍糧、磨豆腐體驗,來自臨沂市費縣的七年級學生王佳軍覺得這天在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的紅色研學活動非常充實。“這個清明節過得很有意義,研學過程非常快樂,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今年12歲的王佳軍說。
帶領學生研學的山東省沂水縣咔樂藝術培訓學校校長李陽說:“清明假期帶領學生到紅嫂家鄉開展紅色研學,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家國情懷,把他們培養成新時代好少年。”
“近段時間來研學的學生很多,近一周左右時間來了兩萬多人,清明假期來的會更多。”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營銷部工作人員秦寧說。
沂南縣是“沂蒙精神”主要發源地,是“紅嫂家鄉”,該縣統籌縣內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優化紅色旅游線路,按照“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連線擴面、集中連片”的思路,推出了多條紅色旅游和教育培訓研學精品線路,并通過完善紅色研學空間布局,對研學產品進行了高效組合,給研學的中小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清明節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來自省內外的中小學生紛紛來到“紅嫂家鄉”上行走的思政課,踏尋紅色足跡,感悟紅色文化,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該縣的山東紅嫂家鄉旅游區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他們創新性地把紅色文化、紅色旅游資源活化,轉化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研學優勢,建設了紅色研學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了紅色紀念館+《沂蒙四季》山村劇場+紅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行進式影視體驗節目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開展紅色研學的理想場所。
在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學生們通過聆聽紅嫂們的感人事跡,感悟她們用生命鑄就的“沂蒙精神”,紛紛表示要學習紅嫂們的無私奉獻精神,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在紅嫂廣場,學生們向紅嫂紀念碑敬獻了鮮花并行少先隊禮;在《沂蒙四季》山村劇場,學生們觀看了紅色沉浸式情景劇演出。濟南一中學生黃培峰說:“演出形式很新穎,我第一次看這樣的演出,很受教育,老區人民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大眾新聞記者 唐曉寧 通訊員 鄭樹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