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日)是清明節,由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主辦,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我們來看望您——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 ”主題祭掃活動,在上海76處烈士紀念設施舉行。
上午9時許,伴隨著五星紅旗在龍華烈士陵園冉冉升起,活動正式拉開序幕。隨后,禮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佇立在無名烈士墓前,全場高唱國歌,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儀式莊重,寄托哀思。
在烈士墓區,紅軍將士后代動情講述先輩的英勇事跡,青少年代表朗誦慷慨激昂的英雄詩篇。近兩百名市民群眾及青少年俯身輕拭烈士墓碑,鄭重獻上鮮花。閔行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常馨允的外曾祖父十幾歲時就參加了革命,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負傷17次之多。“作為革命者的后代,我們將賡續珍貴的紅色血脈,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努力做祖國和人民事業的接班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常馨允說。
咼泰梓講述歐陽立安烈士的事跡
“1931年1月17日,正在中山旅社參加會議的我被捕了......”在看守所舊址前,一場跨越時空的情景演出扣人心弦。紅領巾講解員、民立中學學生咼泰梓生動講述歐陽立安烈士的事跡。歐陽立安是“龍華二十四烈士”中年齡最小的一位。12歲,他擔任糾察隊第一隊長,滿懷豪情地投入了革命洪流,小小的個子,站在板凳上振臂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17歲時他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審訊,表現得非常堅強,在“我為主義、為人民而死,死而無怨”的呼聲中英勇就義。
龍華烈士紀念館內,“龍華魂”沉浸式講解帶觀眾重回烽火歲月。游客化身“歷史見證者”,在互動體驗中感受先烈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赤子之心。在線下的紅色課堂中,京劇小戲《你的名字》《曙光》《杜鵑花開》以傳統藝術演繹黨史故事;在“龍華英烈”的新媒體端,紅色動漫短片《從未忘卻》用英烈心聲傳遞信仰力量。
原標題:《上海76處烈士紀念設施舉行“清明祭英烈”主題祭掃活動》
欄目主編:張駿 題圖來源:龍華烈士陵園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閑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