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北京各大公園迎來踏青高峰。市民游客紛紛走進春天里的公園,體驗傳統文化與花園城市的詩意交融。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清明小長假首日,香山、北海等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游客58萬余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頤和園、天壇公園、玉淵潭公園。
玉淵潭公園里游人如織
為使市民切身感受節日文化,各公園圍繞清明習俗舉辦各類民俗體驗活動,成為市民游客擁抱自然、感受文化的絕佳去處。
陶然亭公園清明詩會
4月4日,清明陶然詩會在陶然亭公園如期舉行,吸引大批市民群眾前來追憶先賢、緬懷先烈,共賞春日美景。詩會以“詩詞憶先賢 文化潤民心”為主題,分為“春意盎然”“感今念昔”“放飛希望”三個篇章,演繹《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春到湘江》等經典節目,展現了清明節氣的文化魅力。
為在首都花園城市建設中增色添彩,陶然亭公園在為期一個月的海棠春花文化節系列活動中,以花為媒,打造文化市集、傳統展演、智能服務、適老公益活動等文旅融合消費新場景,讓市民游客在賞花、吟詩、逛市集等活動中提升幸福感和體驗感。
游客在玉淵潭公園參與投壺、射箭、繪制風箏等傳統民俗體驗
玉淵潭公園開啟了節日文化體驗新模式,不僅晚櫻絢爛,游客還可體驗民俗活動、非遺文化和晚間光影景致。在公園科普廣場,傳統文化與櫻花文化交織出獨特韻味,游客參與投壺、射箭、繪制風箏等傳統民俗體驗項目,了解古人清明踏青的生動場景,還可在活動中收集櫻花紀念章與清明專屬紀念章,為踏青之旅增添收藏樂趣。
紫竹院公園友賢山館內,民俗專家與游客互動講解清明節日習俗。
紫竹院公園在友賢山館舉辦清明文化講座與雅集,現場民俗學者暢談清明節的“三重含義”,特別邀請了書畫、音樂專家學者,與游客近距離探討清明節氣中的書畫、音樂、詩歌等藝術,共享創作樂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到市民游客身邊。
紫竹院公園還在中心地帶開設非遺文創市集,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扎燕風箏、堂前燕毽子、花絲鑲嵌、盤扣制作等傳統手工技藝,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參與互動。護國寺小吃、義利食品、天福號等老字號品牌齊聚一堂,美景與美食,游客盡享愜意游園時光。
中國園林博物館秘密花園“園丁日記”開園營建活動
大批觀眾在假期走進園林博物館,探尋古人園居生活,體驗春日自然生態。中國園林博物館以“山居雅集之園居春信”開啟清明假期,室內展園“品宋代點茶”,讓游客通過一縷縷芬芳茶香,體驗宋代傳統“品茶掛畫”的文化雅趣。
夕佳閣院落里的“踏春科普市集”吸引著來館親子家庭,通過絨花創意手工、十二花神“杏花”捏塑等非遺活動親手創作屬于自己的春季紀念。秘密花園“園丁日記”開園營建活動正熱火朝天地開展,親子家庭通過動手耕種的方式,探索生命的智慧與科學的溫度。
今天你去哪兒了?
快來留言區跟大家分享吧~
歡迎大家掃碼進群
更多好物分享
歡迎關注“豐臺小Q”視頻號
■說明:本文由家住大興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部分信息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關注家住大興!
看大興大事小情,搜周邊吃喝玩樂!
商務微信:jiasupao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