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人宴請賓客。有些朋友來了,有些沒來。結果一句“該來的沒來”,趕走了一部分賓客,一句“不該走的走了”,又趕走了一部分賓客,最后一句“我沒說他們”,徹底清場。而當前的特朗普,就憑借著“拆家式”的外交手段持續發力,逐漸活成了一個中國笑話里的人物。
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其“高超”的外交手段,在好與壞之間,選擇了引發話題度最高的方式。既要彰顯"美國優先",又對盟友橫挑鼻子豎挑眼。3月對墨加揮舞關稅大棒,4月揚言"重組北美版圖",甚至拋出"格陵蘭戰略資產論",把傳統友鄰逼得集體跳腳。
在北美拆了“家”,又跑去歐洲拆。對歐征收數字稅激怒馬克龍,資助意大利反建制政黨惹惱梅洛尼,北約軍費攤派鬧劇逼得德國防長當眾翻臉。
毫不客氣的說,短短2個月不到的事件,特朗普就干出了比蘇聯努力幾十年多沒有達成的效果。北美一體化徹底中斷,墨西哥拒絕續簽能源供應協議,轉而向比亞迪采購電動巴士生產線;加拿大啟動關鍵礦產出口管制,將鋰礦談判桌搬到布魯塞爾。歐美聯盟破裂,法德牽頭組建"歐洲軍備聯盟",繞過美國直接對接烏克蘭軍工需求。印太戰略,尤其是對華包圍圈,陷入沉默。東京方面頂著40%牛肉關稅壓力,加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尹錫悅在軍情協議續簽問題上玩起"拖字訣"。
最戲劇化的當屬俄烏戰場:特朗普為抽身亞太,竟將頓巴斯領土主張打包送給普京,連俄方談判代表都瞠目結舌:"白宮給的價碼,比我們最高預期還多三成。"甚至在俄烏沖突之后,就開始主動降溫對華關系的基輔,又重新想起來給中國打電話了。
當七國集團財長會議淪為關稅罵戰時,特朗普的"宴會廳"已現人去樓空之象:沙特王儲轉而邀請中國工程師改造NEOM新城,印度莫迪政府將美光科技的投資協議壓箱底半年,東盟十國集體缺席白宮主辦的印太經濟框架會談。
如今唯剩內塔尼亞胡還在廳內周旋:以色列既獲準吞并約旦河西岸新定居點,又被要求開放加沙港口給美軍使用。特拉維夫街頭涂鴉描繪著詭異畫面:特朗普抱著哭墻模型起舞,腳下踩著寫滿軍售賬單的碎紙片。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美國優先"最后的舞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