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老房子20多年了,不是掉墻皮,就是水管爆,一年四季窗戶漏水,成天住的提心吊膽的,太憋屈了…”
王大爺吐槽著城市中心老小區居住生活的無奈,可想到買房難如登天,只能蝸居在老房子里將就。
不過,最近小區鎖里面都在傳一個好消息——老舊小區“原拆原建”潮要來了,以后再也不用做“房奴”了!
這個好消息猶如點亮黑夜的火把,讓全國老舊小區的居民集體沸騰了。
01
“原拆原建”是啥意思?
“原拆原建”的政策核心——原址重建,房子可以是5層變7層,每戶居民還可簽約增加面積。
而且,政府牽頭,居民自籌,專業團隊施工,一般翻建后統一毛坯房交付,有的也可以精裝房。
說的簡單點,就是把老房子拆了,再在原來地塊上重新建房子。咱老業主不需要搬家,也不用掏空家底去搶購新房,更不用做幾十年的房奴。
一家人在老地方就可以升級生活品質,鄰居還是那些鄰居。
錢怎么來?
政府出資80%,
比如杭州某老小區,原來的業主只要每人掏1650元/㎡,每戶居民的居住面積就可以擴大20㎡,擴面部分按市場價2萬/平,政府補貼大頭。
關鍵是,老房子基本上都在城市核心區,位置好,周圍配套齊全,新建小區還配電梯、有地下車庫,重建以后,自住居住品質提升,出售還能大賺一筆。
有的地方重建房,如果你要增加套內面積,還可以按不同的檔補差價。
比如無錫市某區是這樣的:
第一檔,套內面積增加5㎡以內,價格9900 元/㎡;
第二檔:套內增加5-10㎡,價格14850 元/㎡;
第三檔:套內增加超出10㎡,價格16500元/㎡;
算下來,50㎡的老房子要擴到70多㎡的新房,只需補10萬元;70㎡的老房子擴到85㎡的新房,只補差價25萬元。
02
原拆原建有哪些好處?
①成本低,不用做房奴
原拆原建,政府補貼扛了大頭,專項債、財政撥款、稅收優惠齊上陣,居民只需承擔建設成本,1000多/㎡,每個老房業主都能承擔得起。
對于老房居民來說,不用掏空家底,也沒有月供,更不用擔心爛尾,這樣的好事求之不得。
②建房業主自己說了算
“原拆原建”相當于讓居民自己當甲方,業主確定房型和尺寸,小區的公共設施怎么建,綠化怎么鋪,充電樁怎么設置,甚至外墻取哪個顏色,都由業主們投票選。
而且,也不用擔心開發商偷工減料,因為有第三方監理全程駐場盯管質量,材料不合格直接退貨,房子居住質量有保障。
③不用適應新環境
老房業主不用搬家適應新環境,更不用重新建立社交圈,還是那些老街坊鄰居,喝茶、下棋、跳廣場舞,咱還是那個團隊,但是居住環境已經煥然一新了。
03
什么樣的房子可以“原拆原建”?
先給大家破個冷水,就目前來看,也不是所有老房子都有機會“原拆原建”,有三條門檻要求:
①危房先行:必須是符合經專業機構堅定的危房要求的老房,或者影響城市規劃的老房。
②看簽約率:
起碼簽約率達到98%才行,簽約率越高,就說明大家意向一致,如果業主死活不同意,就沒辦法實施。
③自籌資金:
雖然政府補貼大頭,但是居民自己也要掏錢,一般幾萬到十幾萬,甚至有的幾十萬。
如果達不到這三條門檻,怎么破?
放心,政府來當“和事佬”,街道辦也會一個一個的勸,說不定還會開個聽證會化解糾紛,解答大家的疑問。只要大家都同意了,這事才有落地的機會。
如果錢不夠,怎么辦?
沒事,有公積金的,可以提取公積金建房,還可以申請低息貸款,另外還有“以舊換新”補貼…總有辦法讓你湊上錢。
總之
2025年,老房子的春天已經來了,這一次不是畫大餅,而是要讓老百姓實現花小錢,住好房,實實在在改善大家的居住品質。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