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沒吃到
但吃到了“科技”的味道
圖源:大眾點評@今天說夢話了嘛
青團,又名草仔粿、艾糍,原本是南方地區的清明傳統食物,在這兩年一躍成為國民級的糯嘰嘰美食。清明節前一個月,各地連鎖烘焙、超市就紛紛開始上新“節日限定”,告訴你“不吃等一年”,于是即使只是為了沾沾節日氣氛,你也會忍不住買兩個。
不過想象中的“熱騰騰的傳統手作美食”,早已在各大品牌爭相量產中變成了“科技團”——橡膠皮配上金屬色澤的反光餡料。
圖源:小紅書@小菜古古
據《上觀新聞》,清明節前一天,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對全市138批次青團樣品抽檢發現,一品方糕專賣店的豆沙青團因為違規添加檸檬黃、亮藍著色劑被檢出不合格。依據DB 31/2001-2012《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青團(含第1號修改單)》,這些著色劑不應該出現在青團里。
如何辨別“科技青團”?
最關鍵的是通過配料表衡量其“科技含量”。
一般來說糯米在預制青團里沒什么存在感,卡拉膠和魔芋粉是主要原料。而青團最具辨識度的艾草味早已消失在這場“進化”當中。認真翻閱配料表,你會發現很多青團產品的配料表第一位是麥芽糖漿。
電商平臺某款青團的配料表
有網友感嘆之前一直不喜歡吃青團
直到去了一次無錫
無錫青團的青大多來自麥青汁
比起其他地區用艾草或鼠麴(qú)草調色
麥青汁染的青團蒸出來還是綠意滿滿
看起來更有食欲
將新鮮翠綠的小麥搗作青汁
再將青汁和入糯米粉中
糯米粉要磨得細
蒸出來的青團才能又軟又有嚼勁
青團餡分咸甜口
最經典的是紅豆沙餡
后期也逐步有了薺菜、蛋黃肉松
甚至芋泥、芒果、鮮奶這類的網紅餡
無錫的各個糕團店
也能買到熟悉的味道
宏鳳年糕、穆桂英、陽山琪琪麥餅糕團等
今天20時49分
我們迎來春季第五個節氣
清明
無錫人習慣把每年第一口青團
稱之為“嘗春”
今年的青團,你吃了嗎?
你鐘愛哪家的青團呢?
編輯:阿來
校對:小阮
責 編:蔚來
編審:俞純
來源 :江南晚報綜合Vista氫商業、IP WUXI、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無錫惠山發布、無錫市文廣旅游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