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近期針對臺灣問題密集發聲,一面聲稱美軍有信心打破解放軍海上封鎖的同時,一面又聲稱臺海沖突爆發的時候,臺灣將會被摧毀的比烏克蘭更加徹底,這種兩面言論已經暴露了美軍的色厲內荏,根本沒有把握和勇氣介入到臺海沖突。
01 美軍司令發表涉臺言論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近日在一場發布會上表示“如果臺海爆發沖突,臺灣將比烏克蘭摧毀得更加徹底”,這種將臺灣問題烏克蘭化,不僅是在混淆視聽,同時也是在將臺灣問題國際化,為美西方國家的介入尋找一個借口。
盡管臺當局一直喊著“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但實際上臺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美西方國家沒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介入臺灣問題。而為了解決臺灣問題,無論是對臺措辭還是對臺方式的轉變,都預示著距離“武統”這一天不遠了。
因此很多美軍高官都認為解放軍已經做好了收臺的準備,認為解放軍的收臺行動將分為五大步驟,通過孤立臺島的方式使得臺當局不得不接受兩岸統一的現實。
這五大步驟的第一大步驟就是解放軍會在一開始就對島內的能源基礎設施以及軍事建筑發起空襲,通過大量的先進戰機、無人機摧毀島內的軍事基地、能源供應樞紐。
第二大步驟則是實行“圍臺”戰略,解放軍海軍出動大批戰艦將臺島包圍,同時和臺島海岸線保持一定距離免受岸艦反艦導彈威脅的情況下,此外解放軍航母編隊將會出現在臺島以東海域進行戒備,防止某些域外勢力的介入。
第三大步驟則是出動海警以及“海上民兵力量”,對某些可能存在的部署缺口進行填補,同時在近海作戰上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確保對臺封鎖的全方位無死角。
第四大步驟則是在港口外“布設水雷”并出動執法船,禁止貨輪和油輪接近臺島,切斷臺島的與外界的貿易往來,對于以服務業和出口制造業為主的臺島而言,這樣一來等于直接切開了臺島的經濟命脈。
第五大步驟則是發起“輿論攻勢”,通過切斷海底通信電纜、對臺發起電子干擾,切斷島內的軍事指揮系統和通信系統,削弱臺軍抵抗能力的同時使得島內臺軍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不攻自破。
這五大步驟更多的是一種“逼臺”戰略,即通過全面圍臺,切斷臺島的能源供應、對外聯系,使得臺當局不得不接受兩岸統一的現實;如果說臺當局繼續頑隅抵抗,要戰斗到底的話,那么將戰火蔓延到全島就是最后的選項了。
02 臺島只有統一一種結局
不過即便是臺當局想要戰斗到底,也并不能改變什么最終的結局,因為臺島和烏克蘭面臨的環境完全不同,烏克蘭和其他北約國家有著陸地接壤,并且還有著足夠的戰略縱深,再加上百萬人的軍隊,導致俄烏沖突在多方介入的情況下能夠僵持3年的時間。
而臺島四面環海,和周邊沒有任何的接壤,在解放軍封鎖臺海的情況下,島內無法得到任何的軍援;臺島的面積僅為烏克蘭的十七分之一,這意味著島內沒有任何的戰略縱深,所有的軍事設施都會被解放軍在第一時間發現并摧毀;此外,島內臺軍只有20萬不到,在兵力規模上遠少于解放軍,在如此狹小的地形上即便是和解放軍打巷戰、游擊戰,也會陷入絕對劣勢。
03 美軍并不會親自下場
更重要的是,按照賴清德的想法是將解放軍拖到巷戰、持久戰,從而等到美軍的支援,然而即便是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等待了3年,都沒能等來美軍的親自下場,那么在臺海沖突中,沒有任何優勢的美軍就更加不可能親自下場了。
美軍能介入臺海沖突的方式無非就是通過航母打擊群以及在亞太地區部署的軍事基地,然而這些航母打擊群現在根本不敢進入亞太地區,因為在和胡塞武裝的戰斗中,美軍明白了自家的航母打擊群不再像過去那么具備威懾力,在胡塞武裝這種“泥腿子”都能頻繁轟炸自家航母的情況下,解放軍的東風導彈完全有能力在航母打擊群的作戰范圍之外就擊沉美軍航母。
特別是特朗普在臺灣問題上只是將臺島當作一個談判的籌碼,只要給出的利益足夠,隨時都會放棄臺當局;就像在烏克蘭問題上,特朗普已經放棄了烏克蘭和俄羅斯進行談判,在臺灣問題上同樣能夠如此,接連幾次關稅政策都沒能達到想要效果的情況下,美國自身反而是陷入了困境當中,特朗普已經在臺灣問題上亮明了態度“不尋求對華開戰”,注定了孤軍奮戰的臺當局只能走向滅亡。
在這時的美軍司令一再在臺灣問題上叫囂,反而是一種色厲內荏的表現,是想通過這種威懾,逼迫解放軍放棄武力收臺,但無論怎么叫囂,解放軍的對臺方針和行動都不會改變,兩岸統一的進程也無法被阻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