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4月4日電(記者孫曉輝、叢佳鑫)近日,74歲的莫洪文自重慶市梁平區出發,來到1400多公里外的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烈士陵園,與長眠于此的四伯莫青河烈士完成了一場遲來了七十多年的“認親”。
自記事起,莫洪文就常聽父親講起四伯莫青河:“天不怕地不怕,愛打抱不平”。1944年,18歲的莫青河告別家鄉,從此杳無音信。家人對他的思念從未停止,卻不知道這名青年在離家幾年后就犧牲在解放戰爭中。
1948年夏天,解放軍某部在寧陽縣磁窯鎮大汶河南岸與國民黨部隊展開殊死戰斗,211名戰士壯烈犧牲。隨著集中安葬等工作的開展,寧陽縣最終整理出150余具無名烈士遺骸,將其安葬在寧陽烈士陵園。
2022年,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牽頭,公安、黨史部門協同,聯合司法鑒定機構等力量,一場為無名烈士尋親的行動在泰安市拉開帷幕。寧陽縣與泰安閱微司法鑒定中心、山東政法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濟寧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等機構合作,運用DNA技術幫無名烈士尋親。
山東政法學院司法鑒定中心主任李學博介紹,由于年代久遠,烈士遺骸DNA的提取面臨著不少困難。有的遺骸降解嚴重,只能提取牙齒DNA進行鑒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獲取烈士遺骸DNA信息檢測結果后,交由公安機關DNA數據庫進行比對,并結合烈屬信息、黨史檔案等資料,確認烈士身份。
“接到寧陽的協查請求后,兩地聯系百余次,我們在1年內走訪了幾十個莫姓家族。最終確認莫青河烈士身份時,大家都無比欣慰。”重慶市梁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伍俊說。
寧陽烈士陵園內,松柏蒼翠挺拔,滿園靜穆。莫洪文顫抖著雙手,輕輕撫摸冰涼的墓碑,抑制不住淚水。
當日,來自重慶、山東等地的5戶家庭終于與在磁窯追殲戰中犧牲的親人“相聚”。目前,泰安市已為129位烈士找到親人,其中10人原為無名烈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