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的一天,熊向暉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原來是中信的董事長榮毅仁。
此時,熊向暉已經準備退休,自己剛剛從調查部與統戰部的崗位上退下來,可榮毅仁卻在電話里告訴他,他很快就會到中信擔任黨組書記。
熊向暉與榮毅仁是老相識,老友的話還是讓他不敢相信,可沒過多久,組織上真就派人找他談話了,他真像榮毅仁說的那樣,成為中信的一員。
熊向暉也搞清楚了真相,原來是葉劍英元帥點了他的名,要他到中信工作。
熊向暉早年參加革命,后受到周總理的指派,進入到胡宗南身邊長期潛伏。憑借著自己的才智,他得到了胡宗南的信任,在他身邊獲取了大量重要的情報,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熊向暉終于結束了自己的臥底生涯,可以回歸組織繼續做事。當他身份曝光后,張治中這些國民黨老人也都感到非常吃驚,可見熊向暉此前的潛伏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周總理將他安排到了外事部門,熊向暉就此開始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外交生涯,由于主抓這方面工作的人是周總理,熊向暉等于繼續留在總理身邊擔任助手。
他早在潛伏的時候,就有過一些外事工作的經驗,對這些事情相當熟悉。在他的陪同下,總理參加了日內瓦會議等重要的外事會議,熊向暉也經常以新聞司副司長的身份,負責外事工作新聞招待會。
他的出色能力,讓總理的工作壓力減輕了許多,二人的合作十分默契,他們也一起見證了新中國的外交事業是如何從零開始發展起來的。
在總理身邊的日子,讓熊向暉學到了許多東西,他也慢慢成為外交部的重要一員,在中國進入聯合國的過程中,他成為代表團的領隊,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而且他還多次擔任過駐外大使,為國家的外事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后來,熊向暉轉而負責統戰工作,他也在這些新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少成績。正因如此,當葉帥得知熊向暉準備退休的時候,他認為熊向暉在這些老干部中,還是非常年輕的一個,能力又相當不錯,就這么退休實在是太可惜了。
因此,葉帥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想讓他出來做事,中央聽取了葉帥的建議,熊向暉就這樣來到了中信,擔任了黨組書記、副董事長等重要職務。
當時,中信剛剛成立幾年,它是榮毅仁在鄧小平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一個金融領域的重要企業。鄧小平希望中信能夠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榮毅仁也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到了中信的建設中。
然而在復雜的環境中,中信這樣新生的開放企業想要發展,還是面臨著諸多困難。因此,榮毅仁得知老友熊向暉的情況后,果斷請他來這里幫忙,熊向暉也清楚中信發展對于國家的重要性,他便與榮毅仁一起開始了對中信的改組。
熊向暉處理了幾十年的國際事務,對于這方面的事情非常了解,他很快就制定出一份改革方案,榮毅仁十分高興。他們立即開始在中信推動這場改革,經過他們的努力,中信的面貌煥然一新,也擺脫了桎梏自己的發展的枷鎖。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中信快速發展,在海內外的業務不斷增長。很快,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成為改革開放中與國際金融界聯系的重要窗口。
之后,榮毅仁辭去了董事長的職務,他想讓熊向暉擔任這個職務,然而熊向暉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只要能做點事就好了,于是他推薦了更合適的人負責這些工作。
原本在中信短暫工作一陣后,熊向暉就有了再退休的打算,可他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已經贏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擁護。
因此他的辭職報告打上去之后,榮毅仁也是百般懇求,又跟中央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這才讓熊向暉暫時打消了退休的念頭。
就這樣,他又在中信工作幾年,直到1985年,熊向暉才正式退休。在離開前,他也與榮毅仁一起完成了中信的更新換代,可以確保他們離開之后,中信依舊能維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晚年的熊向暉過著低調的生活,盡管自己先后擔任過那么多重要的職位,他卻始終保持著儉樸的生活方式,也不為自己的家人謀取任何好處。
后來考慮到熊向暉曾經的貢獻,組織專門為他制作了一部紀錄片,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的事跡。
毛主席曾經稱贊他,表示:熊向暉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熊向暉卻很少談起自己的貢獻,總是以平常心看待這一切,2005年9月,熊向暉因病去世,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