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日,74歲的沃爾沃“老將”哈坎?薩繆爾森(H?kan Samuelsson)正式回歸公司,擔任CEO兼總裁,任期為兩年。與此同時,自2022年以來一直擔任沃爾沃CEO的駱文襟(Jim Rowan)于今年3月31日卸任,并于同一天離開沃爾沃董事會。
沃爾沃在聲明中表示,這一領導層變動正值沃爾沃汽車,以及整個汽車行業的關鍵時期。董事會認為,公司在準備委任長期繼任者的時候,薩繆爾森的任命確保了公司穩定。
純電發展不及預期
薩繆爾森于2010年加入沃爾沃董事會,曾在2012—2022年擔任CEO一職。這十年間,薩繆爾森主導了沃爾沃從福特剝離后的品牌重振,并完成多項關鍵轉型。其中包括主導推出SPA平臺與新一代沃爾沃XC90;2021年推動沃爾沃上市,募資超20億美元;確立“2030年全電動化”目標;孵化極星品牌等。
他在任期間,沃爾沃的全球銷量從42萬輛躍升至超70萬輛;營收規模從2010年的1245億瑞典克朗增長至2021年的2820億瑞典克朗;營業利潤率也提升至7.2%。
2022年1月,時年71歲的薩繆爾森離開沃爾沃,隨后,短暫加入極星汽車。而他的接任者是曾在黑莓和戴森等擔任高管的駱文襟,其加入沃爾沃的其中一個重大使命,便是助力公司快速完成電氣化轉型。
2017年,沃爾沃宣布,啟動全面電動化戰略,“停止內燃機研發制造,未來全面轉型電動化”。根據規劃,沃爾沃計劃在2025年實現純電車型銷售比重達50%,2030年轉型成為純電豪華汽車品牌。
在駱文襟任職期間,沃爾沃的電動化轉型取得一定成果。
2024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為76.34萬輛,同比增長8%。其中,電動汽車為35.28萬輛,同比增長33%,占整體銷量的46%;純電動車銷量為17.52萬輛,同比增長54%,占比為23%,同比增長7個百分點。同時,沃爾沃EX30為當前歐洲最暢銷的純電車型之一。
左宇 攝
但去年23%的純電占比也意味著,2025年達到50%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事實上,去年9月,沃爾沃就已調整目標,新目標為2025年電動汽車(插混車型和純電車型)的銷售比例將在50%至60%之間;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比至少達到90%,其余為使用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車型。
在華銷量創五年新低
在電動化轉型受阻的同時,沃爾沃在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的銷量下滑至五年新低。
2024年,沃爾沃中國地區銷量為15.64萬輛,同比減少8%。此前2020年—2023年,其在華銷量分別為16.63萬輛、17.17萬輛、16.2萬輛、17.01萬輛。
中國區銷量大跌的主要原因仍繞不開其電動化策略。
與其他傳統車企相比,沃爾沃算是最早“吃螃蟹”的車企,但前幾年,其推向市場的車型仍以“油改電”為主。這與新能源時代,消費者看中高性能、體驗感、智能化等消費習慣明顯不符。
直到2023年底,沃爾沃才發布首款原生純電平臺的純電車型EM90。但因該車型為MPV,且定價較高,難以跑量。去年5月,沃爾沃又發布了首款純電SUV EX30。結合市場反饋來看,由于該車型來自于吉利SEA浩瀚平臺,一度被視為極氪X的“換殼”車型,反響平平。同時,該車型電池容量小,不支持快充等性能方面的設定也飽受消費者詬病。
而被視作新一代旗艦車型的EX90和沃爾沃自有的純電平臺SPA2在2022年亮相后,持續“跳票”。直至今日,來自沃爾沃原生純電平臺的EX90也未上市。
不僅電動轉型“原地踏步”,沃爾沃的燃油車產品也“停滯”許久。
當前,沃爾沃僅有12款車型在售,與其他豪華品牌相比,其提供給消費者的選擇有限。去年,撐起沃爾沃在華半壁銷量的仍是輕度混合動力車型的XC系列,如XC90、XC60,該系列基本脫胎于薩繆爾森“掌舵”時期發布的SPA平臺。
秦銘蔚 攝
除了企業內部策略問題,外部因素也在影響著公司。
去年,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增高額的反補貼關稅;近期,美國25%進口關稅又正式落地。受這些地緣政治影響,跨地區競爭不斷加劇,沃爾沃未來在其他地區的表現也面臨不小的挑戰。
今年2月,沃爾沃汽車曾預計,2025年將是動蕩且競爭激烈的一年,公司可能難以達到2024年的銷售業績和盈利水平。
在此背景下,薩繆爾森這位“救火隊長”可以說面臨重重挑戰。
不可忽視的是,重新回歸沃爾沃的薩繆爾森已74歲,快速找到能帶領公司完成智電轉型的穩定繼任者,是其當務之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