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位于烏當區百宜鎮拐比村林場組的天貴茶園,茶葉漸次吐露新芽。附近的村民頭戴遮陽帽、肩挎竹簍,紛紛聚集到茶園里采摘春茶。
“我從家里走路到茶園采茶,只要五六分鐘,非常方便。”正在茶園里采摘春茶的陳武碧開心地講起了天貴茶園給村里帶來的變化。
陳武碧今年65歲,家住拐比村林場組,她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村里的土地漸漸無人耕種。自從村里開始發展茶產業,閑置的土地有了新用處,“我們在家門口也有活路干,手腳勤快的,一天能賺一兩百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費用,每年也能有個萬把塊錢左右”。
天貴茶園總規劃面積3000畝,核心茶園600畝,種植有福鼎大白、金觀音、瑞香、春蘭、奇蘭、肉桂等10多個茶樹品種。同時,茶園內建有27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配備了綠茶、紅茶、白茶3條生產線及部分烏龍茶加工設備,共計60多臺(套),可年產20萬斤干茶。
好生態,出好茶。天貴茶園生態環境優良,海拔1320米到1400米之間,半徑30千米范圍內無任何工礦化工企業,且土壤富含硒元素,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質的自然條件。
天貴茶園建于2014年,依托優良的生態,通過“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和訂單收購的方式,輻射帶動當地40余戶農戶發展種植茶葉1600余畝,建成茶葉加工廠2家,每年促進周邊300余戶村民增收150萬元。此外,為提高土地附加值,天貴茶園還在茶樹內套種了山桐子、杜仲等中藥材,讓“綠水青山”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
“10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做干凈茶。運用人工除草、物理防蟲、禁用化學農藥等綠色防控方式生產、加工茶葉,不僅獲得了‘有機茶園’轉化認證,還被授權使用烏當區公共品牌‘五零吾當’。”天貴茶園負責人江冬才說,天貴茶園還建立了完善的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從種植到生產加工,各環節均可追溯,努力讓消費者喝到干凈、放心的茶。
“由于品質好,我們生產的‘高原工藝白茶’‘高原高香紅茶’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賣到了全國各地。”江冬才說。
近年來,百宜鎮通過引進貴州天貴茶葉有限公司,發揮其市級龍頭企業帶動效應,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大力發展茶產業,有效解決農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的問題。同時,通過茶產業的發展,還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茶文化和農耕文化,進一步帶動了當地農家樂、露營等鄉村旅游產業的熱度,多渠道促進農戶增收。
一片葉子孕育一個產業,一方茶園帶富一方百姓。如今,每到采茶季,開陽縣龍崗鎮、南江鄉和烏當區百宜鎮等地的農戶,就齊齊聚到天貴茶園里采茶,采到興起,有時還會哼起小調,一片歡騰的景象。
記者 黎榮 董容語 楊旭 /文 黎榮/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