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延遲退休的討論熱度不減。評論區總能看到這樣的留言:"辛辛苦苦交幾十年社保,萬一沒到退休人就走了怎么辦?"這看似玩笑的焦慮背后,藏著許多人真實的隱憂。
國家統計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平均壽命70.1歲。這意味著約半數男性可能無法活過70歲,而現行退休年齡60歲(延遲后63歲),確實存在剛領幾年退休金就面臨生命終結的殘酷現實。
但你知道嗎?即便遭遇這樣的不幸,社保的保障依然會延續。今天我們就來算一筆"身后賬"。
一、社保的溫暖:人走了,錢還在
1. 個人賬戶里的"傳家金"
每月工資條上扣除的養老保險個人部分,都悄悄躺在你的專屬賬戶里生息。即便突然離世,家屬不僅能繼承賬戶余額,還能拿到這些年累積的利息。2024年記賬利率2.62%,雖不及前些年7%的高位,但比普通存款更保值。
特別提醒:若退休后個人賬戶已領完(如60歲退休139個月領完),則不再退還。但多數人未到計發月數極限便離世,賬戶往往仍有結余。
2. 雙重托底的人性化設計
北京王先生(繳費30年)的案例:若未退休突然離世,家屬可獲:
喪葬補助金:2個月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2023年為1.44萬)
撫恤金:最高24個月收入(17.28萬)
加上個人賬戶余額,總額可能幾十萬甚至接近百萬,遠超個人繳費總額。正如網友所言:"社保的保障,遠比你想象的更溫暖。"
二、退休后離世的"雙重守護"
假設李師傅60歲退休,70歲離世:
個人賬戶:10年領取后仍有結余(計發月數139個月)
撫恤金:繳費30年最高24個月,扣除已領10年=14個月補償(北京約10萬元)
加上喪葬費,家屬仍可獲十余萬保障。社保像一位沉默的守護者,即便生命謝幕,仍在為家人遮風擋雨。
三、如果是商業養老險
除社保外,商業養老保險的身故理賠分兩種情況:
情況A:未開始領取時離世
賠付已交保費與現金價值較高者
前期保本金,后期增值(某產品30萬保費繳完,現金價值可達35萬)
情況B:領取后離世
有保證領取:如約定保證領20年,領3年后身故可獲17年補償
無保證領取:多數返還已交保費扣除已領金額
四、生命的價值無法計算,但保障可以規劃
無論社保還是商業保險,本質都是對不確定未來的托底。數據顯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6萬億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連續多年跑贏通脹,這是國家給予每個人的"安全感契約"。
或許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言:"養老規劃不是預測生命長度,而是為所有可能準備退路。"當我們為退休金焦慮時,不妨記住:每一分社保繳費都在構筑家庭保障的護城河,即便意外來臨,它仍會以另一種方式守護我們所愛之人。
#社保 #退休 #養老 #養老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