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至圣先師 賡續教化文脈
嘉定區教育局、上海人民廣播電臺
嘉定區文旅局、嘉定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
聯合呈現孔廟講堂
你知道“BE美學”嗎?
某些文學或影視作品的結局
只有BE(Bad Ending)了才最合適
甚至有一種破碎的美感
“BE美學”的底色是悲劇
古今中外,不乏偉大的悲劇
哈姆雷特、西西弗斯、竇娥冤…
為何人們總喜歡磕BE美學?
BE結局能改寫成HE結局嗎?
本期孔廟講堂
上海市嘉定一中的語文教師陳思聰
想聊聊"悲劇"這件事
當班主任這些年
她和許多學生都談過心
有時,孩子的一句
"我的人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
會讓她揪心很久
尤其是高中生
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和青春期的挑戰
很容易代入悲劇的主人公
處于自我否定的狀態
身為語文教師和班主任
陳思聰帶領學生
從不同的悲劇經典中
汲取繼續前進的力量
《哈姆雷特》
讓我們思考生存的意義
"生存還是毀滅"的追問
其實是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里
《竇娥冤》的女主
面對封建時代不公的社會制度
選擇抗爭到底,即使含冤而死
也要發下三樁誓愿
《愚公移山》的故事
看似荒誕卻充滿智慧
如果命運天注定
我們還要去抗爭嗎?
所以同學們
當你說"人生是悲劇"時
其實是在面對成長的困境
我們沒必要做當代的“西西弗斯”
關鍵是要學會抗爭
在逆境中尋找力量
孔子周游列國時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是真正的悲劇美學精神
所以當我們說人生是一場悲劇的時候
請記得,BE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它教會我們堅守信念
最終書寫自己的精彩
TO BE CONTINUED
眾學紛紜 行將登席而授
來嘉定孔廟當湖書院
和一批有思考的青年教師
交流古今智慧
通訊員:鄭曉眉
來源:話匣子
編輯:袁悅
喜歡就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