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艾草綠,歲歲粿飄香。」最近,麗水的大街小巷、鄉村田野,都彌漫著一股清新的艾草香。清明節,地道的麗水人,家家戶戶都要做清明粿。
在麗水的春日版圖上,九縣(市、區)的清明粿如同星子散落,各承山水稟賦:蓮都的蓬點心裹著松花粉的甜,龍泉的恰秋夠煎出酥脆煙火氣,青田的饃糍枕著柚葉入眠,云和的蓬餣偷藏了山茶花的香……
九種方言,九種形態,九縷清香共同編織成舌尖上的清明記憶。
蓮都:蓬點心,松花香甜
圖源/蓮都發布 攝/夏偉義
圖源/蓮都發布 攝/夏偉義
蓮都人喜歡叫清明粿為“蓬點心”。蓬,就是鼠曲草。肉沫、蘿卜絲干、芥菜、鹽鹵豆腐、蝦皮……將各色食材塞進面皮中,一口下去,脆糯咸鮮,肉菜餡的清明粿靠實力“出圈”。
圖源/麗水文旅資訊
圖源/蓮都文旅
而最為特別的當屬松花餡。清明前,本地人都會上山采松樹花,晾曬收集花粉作餡,制作松花餡清明粿。
獨特的香氣和細膩口感讓人著迷,在愛吃的蓮都人面前,哪怕松花粉采摘艱難處理繁瑣,這一口,也是要吃的。咬一口,香甜的松花味在舌尖化開,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龍泉:恰秋夠,煎著吃更香
圖源/龍泉旅游
龍泉人的春天,必吃一口清明粿,他們管清明粿叫“恰秋夠”,由浸染了鼠曲草汁液的糯米粉包餡料后蒸制而成,甜的是豆沙餡,咸的則多種多樣,但其中一定少不了春筍。
圖源/一機游麗水
新鮮出鍋的清明粿,咬上一口,糯韌綿軟,每一口都透著春天的氣息。龍泉人還喜歡把清明粿煎著吃,外皮煎得金黃酥脆,內餡鮮香軟糯,一口下去,滿是煙火氣。
青田:清明饃糍,柚葉墊底
圖源/青田傳媒
青田的清明粿叫“清明饃糍”,月餅形、團子形、餃子形,甚至還有白色純米粉和淡咖啡色山粉粿,每一種都帶著獨特的風味。
圖源/青田傳媒
蒸的時候墊上柚子葉或粽葉,甜的是白糖豆粉,咸的是肉、豆腐、筍、薺菜等。咸的清明粿會把春季當下最新鮮的時令蔬菜制作成餡,就等于把春天的甘甜吃進嘴里。
云和:蓬餣(yè),山茶花葉的清香
圖源/麗水在線
圖源/云和文旅
云和的清明粿叫“蓬餣(yè)”,一般由蓬草、糯米粉以及各種餡料混合制成,無論是甜口還是咸口,這表層略帶草香的青色團子,都同樣迷人。
圖源/云和文旅
蒸的時候墊上山茶花葉,用柴火旺的大灶蒸熟,粿皮吸收了葉子的清香,香甜的清明粿就出爐了。綠綠的皮兒軟硬適中,雖然有一點兒黏,卻不粘牙,入口綿軟勁道,那一口真是人間美味......
慶元:菜干粿,餡料豐富
圖源/掌上慶元 攝/翁山寨 吳兵
老一輩慶元人沒有“清明粿”的概念,清明的祭祀品叫做“菜干粿”,與麗水各地清明粿有所不同,更像是一個飯團。
圖源/掌上慶元
除了菜干粿之外,“艾葉奔粿”也是慶元人都會制作的時令小食。將最新鮮的艾草搗碎后與糯米粉混合成松軟的面團,加入甜的或是咸的餡料,放入蒸籠里蒸20分鐘出鍋即可。
縉云:形似包子,皮薄餡多
圖源/縉云組工
圖源/縉云縣婦聯
縉云的清明粿有多種形態,一種是包子形狀的咸粿,餡是豆腐、筍、肉。還有的是橢圓形的甜粿,豆沙餡甜而不膩。
圖源/縉云文旅
采摘蓬草焯水,撈起瀝干水分碾碎,和進米粉糯米里。用手揉捏,趁著面皮還留有濕度,快速地將餡料裹進入其中。蒸的時候再墊上葉子,粿皮帶著淡淡的清香與餡料完美融合,讓人食指大動。
遂昌:壽桃形狀,皮薄餡足
圖源/遂昌發布
圖源/遂昌旅游
心靈手巧的遂昌人對清明粿的制作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常把清明粿捏成象征長壽的壽桃型,或形似日常饅頭型。
圖源/遂昌旅游
餡料有甜有咸,甜味有豆沙餡、芝麻餡。而咸味餡料則是遂昌家家戶戶都可見的香菇、雪菜和肉絲,還有一口入春的薺菜、馬蘭頭等,講求的是葷素搭配。
松陽:稻米基因庫孕育的時令密碼
圖源/松陽文旅
圖源/松陽新聞
松陽的清明粿最常見的形狀不是圓形,而是像鴨蛋,蒸熟后,顏色像是山的墨綠。“松陽熟,處州足”,松陽自古以來盛產稻米,稻米種類多,清明粿的制作工藝也就多樣。
圖源/松陽文旅
平原地區常以糯米與粳米混合鼠曲草揉,包裹筍、臘肉,酸菜;而山區,則用燙熟的混合米粉捶打成皮,做法精致小巧有花紋,追求皮薄餡多,是饋贈佳品。這種差異暗合松陽“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肌理。
景寧:多樣隨性,柚葉與山茶花的香氣
圖源/景寧文旅
清明時節,做清明粿對于景寧很多家庭來講都是頂重要的事。景寧的清明粿有的像云和,有的更大更隨性。蒸的時候用柚子葉或山茶花葉墊底,咸餡是筍、菜干,甜餡是豆沙。
圖源/景寧融媒
一口粿團清香,一口餡料美味,沖擊著味蕾,留下悠長的余香。
麗水的清明粿,就像麗水的山水一樣,各有各的風味,每一口都藏著麗水的山水靈氣。不妨走進麗水的街頭巷尾,嘗一嘗這些帶著鄉土氣息的清明粿,讓春天的味道在舌尖上綻放。
這個清明
你準備pick哪一款?
文章來源:麗水文旅
責任編輯:方向民 編輯:胡浩媚
監制:趙剛 管智勇 審核:王斯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