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由中國外文局中東歐與中南亞傳播中心(人民畫報社)、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等聯合主辦的“外交官看中國?西雙版納行”活動圓滿收官。來自18個國家的25位駐華使節跨越山海,奔赴“雨林秘境”西雙版納,深入勐海縣、景洪市等地,通過豐富多元的文化體驗、深入細致的產業考察、熱烈誠摯的交流對話,親身領略了西雙版納州以綠色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民族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堅守綠色發展
茶產業與生態保護的和諧樂章
西雙版納,憑借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孕育出眾多特色物產,其中茶葉更是一張閃耀的名片。西雙版納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全力打造古茶山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區,探索出一條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產品標志化、品種標準化、企業品牌化、產品綠色化、消費便捷化。
活動首站,駐華使節們走進了云南大益茶業集團。在勐海茶廠大益館,他們仿佛踏入了普洱茶的歷史長河,深入了解普洱茶的深厚底蘊,參觀現代化制茶生產線、藏茶閣與奧秘廳,探尋“茶與健康”的奧秘。駐華使節們還親自上手,體驗非遺制茶技藝,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茶餅。拉脫維亞駐華大使夫人難掩興奮之情:“能在經驗豐富的師傅指導下親手制作茶餅,真是太棒了。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讓我更直觀地看到和了解茶的制作過程,意義非凡。”
在勐海茶廠的“大使茶園”,駐華使節們紛紛種下茶樹,并掛上標注各自國家名稱的標志牌與美好寄語。秘魯駐中國使領館臨時代辦激動地說:“此前我從未見過普洱茶樹,現在終于知道它的模樣了。普洱茶樹形高大,和常見的矮小的茶樹大不一樣。我一定會再來,看看這茶樹會茁壯成長到什么程度,就像秘魯和中國的友誼一樣,會愈發深厚。”
戶外茶會活動中,尼加拉瓜駐中國使領館商務參贊細細品味普洱茶后贊不絕口:“西雙版納太神奇了,這里的人熱情好客,茶文化底蘊深厚。我們很開心能來這里體驗茶文化,品嘗不同種類的茶,其味道和歷史都令人陶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西雙版納,茶葉不僅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見證。
全力賦能鄉村
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嶄新樣板
此次活動,駐華使節們走進了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委會曼拉村,這是一個榮獲“云南省級文明村”稱號的傣族村寨。
在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探索中,曼拉村以“曼拉十條”為指引,創新治理模式,通過民主協商,將村規民約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德治、法治、自治深度融合。如今的曼拉村,環境優美、產業興旺,村民的法治與文明素養大幅提升,成為基層治理的新樣板,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達2.8萬元。“這里的自然景觀美不勝收,連農業生產都充滿魅力。當地人民熱情好客,向我們展示他們的文化、習俗,分享美食,這一切我們都會銘記在心。”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感慨道。
位于勐罕鎮“旅游小環線”起點的“三曼鄉村旅游景區”同樣吸引了駐華使節們的目光。他們深入考察了曼空岱民俗文化體驗區、曼巒站精品民宿康養區、曼空邁村旅游綜合服務區等特色板塊。這3個自然村憑借資源共用、平臺共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三曼”經驗,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勾勒出組織強、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尼泊爾駐華大使稱贊道:“通過鄉村的建設和改造,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生活得十分幸福。我們看到,這些村莊已華麗轉身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吸引眾多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我堅信,對于眾多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無疑是鄉村振興的優秀示范樣板。”
駐華使節們還參訪了西雙版納云上良品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憑借小糯玉米產業實現年產值3億元,并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體系,引發使節們熱烈討論。
此次“外交官看中國?西雙版納行”活動,通過“參訪+對話+體驗”的形式,以外事促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西雙版納乃至中國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如今的西雙版納,正積極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開放的姿態促進自身發展,加快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未來,西雙版納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邁進,把我們的成功經驗傳遞給更多地方,向世界展示西雙版納的獨特魅力與無限潛力。(王哲 胡攀 李柏霖 勐海縣融媒體中心/朱曉年 景洪市融媒體中心/魯鵬 張文艷)
來源:西雙版納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