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護理的星光使者
汝州市人民醫院(新四院)
第一期
"互聯網+護理服務"服務之星
李曉燕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掠過出診箱的金屬扣環,李曉燕已踏上第103次延伸服務的征程。
作為汝州市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首批認證護士,這位重癥監護室的"90后"姑娘,用18個月百余次風雨無阻的出診,在96個家庭點亮希望之燈,以99.7%的服務滿意率摘得首期"醫護到家"服務之星桂冠。
百次叩門,叩響生命通道
在汝州市的街巷阡陌間,李曉燕的電動車轍印刻著護理延伸的溫度。
從中心城區到偏遠鄉鎮,醫護到家的出診箱裝載的不僅是82例胃管更換包、67套尿管護理器械,更承載著"把三級醫院的優質護理服務送到床邊"的承諾。
為給腦梗患者張大爺做氣切護理,她曾前后一年跨越半個城區。延伸服務的后臺數據顯示,她的單月最高出診量達17次,服務半徑突破35公里。
毫米精度,詮釋匠心溫度
"醫護到家不是技術平移,而是服務升級。"這句寫在出診日志扉頁的話,在65歲李阿姨家中得到生動詮釋。
當傳統胃管置入引發患者應激反應時,李曉燕獨創的"五感安撫法"在方寸病榻間展開:指尖感受患者肌肉松弛度,耳畔流淌著家長里短的溫暖對話,說話間快速完成精準置管。"這閨女的手像帶著傳感器!"家屬的驚嘆背后,是43次氣切護理零感染、15例吸痰操作100%成功的硬核數據。
信任之約,編織溫暖網絡
23次"指定服務"的特別請求,串聯起李曉燕的延伸護理圖譜。曾因吸痰護理結緣的王奶奶家屬,每次需要延伸服務都指定李曉燕護士前來護理;為吞咽障礙患者留置胃管后,患者女兒特別肯定她的技術,最動人的是患者家屬那句"看到護士俺就安心",道出了96個家庭共同的心聲——那些雪天叩門時攜帶的專業器械、暴雨天出診箱里多備的干毛巾,都在細碎處編織著醫患信任的經緯。
護理之光,照亮歸家之路
從重癥監護室的生死時速到萬家燈火的溫情守護,李曉燕用日均2.7公里的出診軌跡,勾勒出"醫護到家"服務的現實圖景。
在重癥監護室工作的她,在面對重癥患者時,總把自己的樂觀積極的態度傳染給患者,鼓勵他們堅持下去,戰勝病魔,她說,我們在重癥每天都面臨生死攸關的挑戰和復雜的情感沖擊,敬畏生命,守護健康也是她當初選擇護理工作的初心,延伸服務讓她走出病房,走進患者家中,以延伸服務為橋梁,搭建護士與患者院內和院外的鏈接,也是延伸服務讓她深刻感受到護理工作的神圣,她將會繼續努力,走入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家中,延伸服務延續愛
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護士服、出診箱里磨白的背帶,都在訴說著:當專業護理突破院墻界限,方寸病榻也能升騰起照亮生命的銀河。這或許正是汝醫護理人的初心映照——讓醫學的溫度,永遠先行抵達需要溫暖的角落。(文/圖:王盼盼)
編輯:石劍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