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4日訊 隨著最后一畝麥田完成灌溉,惠民縣2025年春灌工作圓滿交卷。全縣累計調配黃河水7500余萬方、河道水1500余萬方,109萬畝農田全部完成灌溉,較往年節水超1000萬方,為夏糧豐收筑牢根基。這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縣"早、建、清、調、管"五字訣工作法的精準發力。
“早”做安排,明晰工作重點。早在2月中旬,積極召集各鎮辦、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召開2025年春季農業灌溉動員會議,對2025年春灌工作提前進行安排部署。縣城鄉水務局科學制定《惠民縣2025年春季調水工作方案》,整合全局力量組建2025年春季調水工作小組,進一步明確用水計劃、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確保春灌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建”好工程,夯實基礎設施。近年來,累計投資20余億元,大力推進一系列重點民生水務工程。通過實施灌區現代化改造提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道整治、水庫建設等項目,累計新建單機功率55kw以上的泵站6座、新建骨干河道攔河閘(壩)4座,維修建設灌區渠系建筑物150座、維修襯砌灌區渠道渠底約99km、安裝“鋁合金測控一體化閘門”19套。這些工程的實施,持續補齊了灌溉基礎設施短板,讓更多優質水利工程惠及當地群眾生產生活。
“清”淤疏浚,提升輸水能力。為提高河道輸水效率,積極開展溝渠清淤疏浚工作,對勝利溝、蔚家溝等120余條溝渠進行集中清淤,清淤疏浚各級河道700余公里。清淤后,河道輸水能力全面提升,為圓滿完成春灌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調”配水源,優化用水秩序。在市城鄉水務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縣新增引黃指標5000萬方,去年汛末通過徒駭河、沙河等河道攔蓄了2000余萬方雨洪水,為春灌儲備了充足且優質的水源。灌溉期間,充分發揮水務局、河務局、灌區管理部門和各鎮辦“四位一體”調水機制的協同優勢,按照“先下游后上游”的次序,嚴格執行錯峰引水、區域輪灌,確保了春灌水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管”理科學,實現高效灌溉。成立縣、鎮、村三級農田灌溉領導體系,通過微信群、村喇叭等多種形式強化用水形勢宣傳,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組織架構。機關干部認真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一線,加強值班值守和24小時巡查力度,密切關注灌溉進度、水流情況和天氣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動態優化閘門啟閉,在保障水量的同時,杜絕水量浪費,全力縮短灌溉周期。
惠民縣憑借“早、建、清、調、管”五字訣,順利完成109萬畝小麥首輪灌溉,不僅實現節水超1000萬方,更以堅實的水利保障為夏糧豐收搭起穩固橋梁。如今,廣袤麥田在充足水分滋養下蓄勢待發,接下來,惠民縣將持續強化水資源科學調度,優化灌溉管網運行效能,嚴把節水控水技術關,以精準化水務管理護航農業穩產增收,為縣域糧食安全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堅實支撐。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吳璇 濱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