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4月2日武漢至宜昌高鐵靜態驗收動員會召開,意味著線路由建設逐步轉移到驗收、調試階段。
作為高鐵開通前的“首場大考”,靜態驗收是新建鐵路投用前的核心質檢環節。通俗來說,就是高鐵建成后暫不跑車,而是由專業團隊對線路、設備、設施進行全方位“體檢”,確保其完全符合設計標準且質量達標。
靜態驗收,武漢鐵路部門將組織電務、供電、信號等各專業工種對線路進行多輪、綜合性測試,為接下來的動態驗收做準備。“我們將嚴格按照標準,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確保線路建設安全可靠。”施工單位、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項目部總工何為作出表態。
武漢至宜昌高鐵是沿江高鐵全線首個開工的項目,線路東起漢口站,西至宜昌北站,正線全長313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工程從2021年9月25日開工,沿線設漢口(既有)、漢川北、天門、京山南、鐘祥南、荊門西、當陽西、宜昌北8座車站,是沿江高鐵首個即將建成開通的項目。
據了解,靜態驗收完成后,隨即將轉入動態驗收。動態驗收期間,復興號CR450型電力動車組將擇機在武漢至宜昌高鐵試跑,成為全球最快高鐵列車的“首秀”。
攤開湖北鐵路地圖看,武漢至宜昌高鐵通車后,將與既有的漢宜鐵路形成約600公里的“武漢往返武漢”高鐵環線,串聯起漢口、漢川、天門南、仙桃西、潛江、荊州、枝江北、宜昌東、宜昌北、當陽西、荊門西、鐘祥南、京山南、天門、漢川北等15座車站,旅行全程約需3小時。
“這意味著武漢都市圈與宜荊荊都市圈迎來時速350公里互聯互通時代。”《武漢鐵路百年》一書的作者汪瑞寧說,武漢至宜昌的旅行時間有望從目前的2小時左右壓縮至1小時左右,沿途的運力將成倍增加。未來,既有的漢宜鐵路還有望與長江黃金水道形成鐵水貨物聯運的絕佳拍檔。
眼下,除武漢至宜昌高鐵外,湖北在建的高鐵項目還包括襄陽至荊門高鐵、西安至十堰高鐵、宜昌至興山聯絡線、合肥至武漢高鐵、宜昌至涪陵高鐵、武漢樞紐直通線、宜昌至常德高鐵等。
鐵四院副總工程師周天杰介紹,待下半年襄陽至荊門高鐵貫通后,將與武漢至宜昌高鐵、漢宜鐵路、漢十高鐵等,共同形成漢襄宜金三角高鐵環線,漢襄宜三地實現1小時互通。(完)
另據報道, 沈白高鐵在聯調聯試中也將亮相CR450動車組。
目前,沈白高鐵通化西站新建站房室內裝修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根據施工進度安排,計劃5月5日將對沈白正線進行靜態驗收,6月30日開始聯調聯試,9月底建成通車。
通化西站距離老通化站8公里。建成后,將遷轉保留老通化站的客運功能,成為集高鐵、普速、長途客運、公交于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站。屆時,隨著老站“退休”,通化西站也將正式更名為通化站。
通化站新站房設6臺14線,站房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最多可同時容納1500名旅客,是沈白高鐵全線規模最大的新建車站。
沈白高鐵位于我國東北地區遼寧省東部和吉林省南部,起自沈陽北站,終至長白山站。線路全長43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東北快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北東部地區客運主通道。
根據《國鐵集團關于公布沈陽至佳木斯高速鐵路沈陽至白河段等有關名稱的通知》(鐵運函〔2025〕46號),明確了 沈白高鐵線路正式名稱 為 沈佳高鐵沈白段。
其中撫順北站正式命名為撫順站,松江河站更名為長白山西站。全線車站正式名稱為:沈陽北(既有)、伯官、撫順、東韓家、新賓、通化、白山東、江源東、長白山西、長白山(既有)。
建成通車后,北京至長白山的最短運行時間將壓縮至4小時以內,沈陽至長白山最短運行時間壓縮至1.5小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