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冷戰落幕,美國就穩坐全球霸主寶座,幾十年無人能撼動。經濟上,它用25.5萬億美元的GDP碾壓群雄,占全球四分之一;軍事上,877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讓第二名望塵莫及,航母滿世界跑,基地遍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文化上,好萊塢、麥當勞、可口可樂滲透到每個角落,連美元都成了全球印鈔機,隨手一揮就能讓全世界掏腰包。這種硬實力加軟實力的組合拳,讓美國霸權看似牢不可破。可這幾年,風向變了。裂縫從內部滋生,外部挑戰接踵而至,美國的老大地位不再是鐵板一塊。而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歐盟悄然崛起,硬生生擠進霸權爭奪的中心,把中俄都甩在身后,成了美國面前最刺眼、最致命的對手。
美國的霸權底子厚得嚇人,但裂縫多得讓人心驚。經濟上,25.5萬億美元的GDP聽著唬人,可中國的17.9萬億、印度的3.4萬億正步步緊逼,全球占比被一點點啃掉。軍事上,8770億美元砸下去是強,可國內政治撕裂、社會分裂、經濟不平等卻像慢性病,拖著后腿。56%的歐洲人對美國還有好感,但63%的人覺得不能再指望這個大哥,這信號夠清楚:盟友的心散了。更別提單邊主義的騷操作,退出巴黎協定、撕毀伊朗核協議,美國自己給自己挖坑,把盟友推遠,把敵人養大。美元霸權靠IMF和世界銀行撐腰,可規則偏向美國太久,早就有人不服。這霸權大廈,外表金光閃閃,里面卻漏風漏雨,搖搖欲墜。
就在美國疲態盡顯時,歐盟站了出來,低調卻狠辣。27個國家擰成一股繩,2022年GDP總和17.5萬億美元,跟美國咬得死死的,占全球17.8%。貿易上,歐盟是全球第一大集團,德國車、法國酒滿世界賣,經濟底氣硬得不行。科技上,5G專利、人工智能研究,歐盟不輸任何人。更狠的是“戰略自主”這張牌,軍事上砸79億歐元搞防務基金,研發新武器、建聯合部隊,擺明了要甩開美國和北約的影子。能源上,俄烏沖突后,歐盟果斷轉向美國、卡塔爾、挪威買氣,同時風能太陽能發電占比沖到22%,這一手直接掐斷能源命脈的軟肋。全球治理上,《歐洲綠色協議》要2050年碳中和,《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逼全球科技公司改規則,這種軟實力硬碰硬,誰敢說歐盟是軟柿子?
中俄呢?強是強,但跟歐盟比,威脅的路數完全不同。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42.07萬億人民幣的貨物貿易額穩坐第一,“一帶一路”修路建港,全球供應鏈里稀土、電池、芯片原材料缺不了它。科技上,華為5G、新能源車出口超特斯拉,軍事上航母下水、東風導彈亮相,硬實力夠看。可軟實力是硬傷,國際形象被西方抹黑,文化輸出遠不如美國。俄羅斯靠能源和地緣政治吃飯,天然氣占歐洲40%,石油出口全球第二,核武庫嚇人,敘利亞、烏克蘭都能攪局。可經濟太拉胯,2.24萬億的GDP連歐盟零頭都不如,制裁一壓就喘不過氣。中俄的威脅是局部的、直接的,歐盟卻是全方位的,經濟、規則、軟實力三管齊下,直戳美國命門。
美國霸權的麻煩不光在外面,內部更是亂成一鍋粥。兩黨撕得不可開交,國會山騷亂就是明證;貧富差距拉到0.49,社會像個火藥桶;疫情暴露的醫療短缺、疫苗不公,把治理無能擺上臺面。盟友也靠不住,潛艇訂單搶法國生意,口罩截胡歐洲貨,哪次不是自己砸自己腳?歐盟看透了,開始自己站隊,軍事上搞“未來戰斗航空系統”,能源上把俄羅斯天然氣占比壓到8%,金融上歐元占全球外匯儲備20.5%,步步為營。美國想壓住歐盟,可歐盟不吃這一套,內部雖有分歧,法國德國不齊心,東歐對俄曖昧,可整體勢頭太猛,美國拿什么擋?
這世界,多極化是大勢所趨。印度超英國成第五大經濟體,巴西在南美抬頭,美國一家獨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歐盟的崛起不是靠拳頭硬拼,而是靠經濟底氣、規則制定和軟實力滲透,硬生生從美國嘴里搶肉吃。中俄雖強,可全面影響力上,歐盟才是那個讓美國睡不著的對手。美國的霸權還能撐多久?歐盟的“戰略自主”能走多遠?中俄會不會聯手反擊?這場全球博弈才剛開場,每一步都藏著刀光劍影。你要是想知道這霸權大廈會不會塌,歐盟能不能翻身做主,那就盯著看吧,下一幕絕對比你想的更狠、更刺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