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3個步驟教您明確診斷。
撰文 |藍鯨曉虎
上期,我們介紹了一例典型的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病例,結合多項檢查結果、經過層層剖析,方才找到真正的病因?!驹斍榭梢姡骸俊1酒冢覀儗⑨槍Σ±械闹攸c和疑難點進行知識總結,以便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在面對類似病例時,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和診斷,避免誤診和漏診。
異位ACTH綜合征
病因及分類
庫欣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糖皮質激素增多的臨床癥候群,可分為ACTH依賴性(ACTH正常或升高)和非ACTH依賴性(ACTH下降)庫欣綜合征:
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包括庫欣病和異位ACTH綜合征
非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腎上腺腫瘤分泌過多皮質醇所致
異位ACTH綜合征(EAS)約占庫欣綜合征的9%~18%,是由垂體以外的腫瘤異常分泌ACTH刺激雙側腎上腺增生并過度分泌皮質醇而導致的臨床綜合征。EAS的最常見病因為小細胞肺癌,其次為支氣管類癌、甲狀腺髓樣癌、胰島細胞瘤、胸腺類癌及嗜鉻細胞瘤等。
異位ACTH綜合征的起病有緩急之分[1]:
顯性和迅速進展型腫瘤的皮質醇水平明顯升高,分泌的ACTH明顯增多,腎上腺增生顯著,導致高皮質醇血癥,常伴有嚴重的低鉀堿中毒,該類型病例更易通過影像學檢查發現。
隱性和緩慢發展型異位ACTH綜合征的腫瘤不大,惡性程度相對較低,疾病進展慢。
診斷路徑
EAS的診斷是臨床難點,分為3個步驟:
第一,皮質醇增多癥的定性診斷,主要依靠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血漿皮質醇測定及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HDDST)。
第二,明確ACTH依賴性皮質醇增多癥:皮質醇分泌水平和ACTH的分泌水平同時升高。ACTH非依賴性(約20%)病變在腎上腺本身,如腎上腺皮質腺瘤、腎上腺皮質腺癌、ACTH非依賴性大結節增生、原發性色素結節性腎上腺?。籄CTH依賴性(約80%)分為垂體性庫欣綜合征(庫欣?。愇籄CTH綜合征和異位CRH綜合征。
第三,鑒別異位ACTH綜合征和庫欣病。由于二者的臨床表現相似,實驗室指標有一定程度的交叉與重疊,給鑒別造成一定困難。目前鑒別庫欣病與異位ACTH綜合征的常用方法有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外周CRH興奮試驗、垂體MRI、胸腹部CT等,但準確性均有限(表1)。
表1. 異位ACTH綜合征與庫欣病鑒別診斷[2]
雙側巖下竇靜脈采血(BIPSS)采用靜脈內選擇性插管至巖下竇后取血樣進行激素測定從而明確ACTH是否來源于垂體腺瘤。盡管BIPSS屬于有創性操作,受靜脈回流、巖下竇解剖結構等影響,極有可能出現腹股溝血腫、靜脈血栓栓塞等并發癥,但其是鑒別庫欣病與異位ACTH綜合征最可靠的手段[3]。
腫瘤組織ACTH免疫組化染色的顯示對EAS具有最終確診價值。
治療及預后
指南指出,治療CS需控制皮質醇水平在正常范圍內,以消除相關癥狀與體征,同時治療相關合并癥。對于EAS的治療,至關重要的是去除病因、降低死亡率和緩解患者的相關合并癥。
一線治療是手術切除神經內分泌腫瘤組織病變。盡管大多數NETs生長過程相對緩慢,但高達40%的NETs可能在診斷時出現轉移。對于EAS,一線治療方案建議根治性切除異位分泌ACTH的腫瘤及其轉移灶。既往研究結果表明,無遠處轉移患者在手術后治愈率為76%。對于手術失敗的患者,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新形式——計算機輔助線性加速器(光子刀125或鈷-60伽瑪刀126)可能更有效[4]。
對于不能去除病灶的異位ACTH綜合征或手術前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合成抑制劑(如酮康唑、美替拉酮等),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如米非司酮),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帕瑞肽),多巴胺激動劑(如卡麥角林)等以緩解高皮質醇血癥帶來的不適。建議所有患者接受皮質醇依賴合并癥(精神障礙,糖尿病,高血壓,低血鉀,感染,血脂異常,骨質疏松等)的監測和輔助治療[4]。
依普利酮(Eplerenone)是一種新型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可通過過量的皮質醇阻斷鹽皮質激素受體激活。依普利酮可有效治療庫欣綜合征高血壓,并可改善醛固酮介導的代謝性堿中毒和低鉀血癥[5]。
美替拉酮(Metyrapone)是一種甾體合成抑制劑,用于治療高皮質醇癥,用于等待手術期間降低循環皮質醇水平,或作為不可切除、隱匿性或轉移性病變患者的初始治療選擇。美替拉酮可能影響IPSS的結果,應在明確EAS診斷后開始給藥[6]。
參考文獻:
[1]. 郭冰潔,周嘉強. 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綜合征的診療進展[J]. 現代實用醫學,2019,31(5):571-574.
[2]. 陳靜. 異位ACTH綜合征患者臨床總結[D]. 華中科技大學:2020.
[3]. Zampetti B, Grossrubatscher E, Dalino Ciaramella P, et al. 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 Endocr Connect 2016; 5(4):R12–R25.
[4]. 胡仲輝,趙慶濤,段國辰. 肺類癌引起的異位ACTH綜合征一例報告[J]. 社區醫學雜志,2021,19(16):1020-1023.
[5]. Craft J. Eplerenone (Inspra), a new aldosterone 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04; 17(2):217–220.
[6]. Nieman LK, Biller BM, Findling JW, et al. Treatment of Cushing’s syndrom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100(8):2807–2831.
責任編輯丨小林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