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溫泉鎮,12歲少年小王的生活在2025年初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小王開始毫無緣由地發熱、頭痛,緊接著出現了間斷性抽搐。心急如焚的家人迅速將他送往權威省級醫院,一系列檢查后,結果令人揪心:左側額葉腦膿腫,同時伴有透明間隔腔、雙側上頜竇、篩竇、蝶竇炎以及左側篩竇黏膜下囊腫。
經過一段時間,病情并未如大家期望的那樣好轉醫院甚至下達病危通知書。出院后,在家門口衛生院的治療也沒能讓小王的狀況改善,他的體溫持續攀升,頭痛愈發劇烈,抽搐也愈發頻繁。
在四處求醫無果后,家人聽聞汝州市人民醫院(新四院)醫術高超,便帶著最后的希望來到這里。
2025年3月19日11時38分,小王被神經外科門診主任醫師曹滿野及主治醫師王衛衛以“腦膿腫”收住入院。此時的他精神萎靡,食欲大減,身體在病痛的折磨下日益虛弱。醫生們對他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發現小王雙眼向右側凝視,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頸強直,腦膜刺激征和雙側巴氏征均呈陽性,病情危急。
術前情況
面對如此棘手的病情,汝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療團隊迅速展開行動。神經外科主任郭從延帶領主任醫師曹滿野和主治醫師王衛衛緊急組織多學科會診,反復研究小王兩次顱腦MRI影像資料,全面評估他的身體狀況。他們深知,腦膿腫是極為兇險的疾病,不僅是局部的感染病灶,還可能引發嚴重的顱內并發癥,若不及時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然而,就在醫療團隊緊鑼密鼓地制定治療方案時,小王的父母卻陷入了絕望與無助,提出想要放棄治療。這20多天來,他們帶著孩子四處奔波,看著孩子被病痛折磨,內心滿是痛苦與無奈,經濟上的壓力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曹滿野主任醫師和王衛衛主治醫師得知后,多次找到小王的父母,耐心地勸說。曹滿野主任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還小,未來的路還很長,現在放棄實在太可惜了。我們仔細評估過,手術成功率還是很大的,只要手術成功,孩子就有很大的康復希望 。”王衛衛主治醫師也在一旁補充:“我們理解你們的艱難,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幫助孩子戰勝病魔,再給孩子一次機會,也給自己一個不后悔的選擇。”
經過多次苦口婆心的勸說,小王的父母終于被醫生們的真誠和專業打動,決定拼一把。醫療團隊迅速行動,制定了詳細周全的手術方案。
手術那天,整個手術室氣氛緊張而凝重,曹滿野主任和王衛衛主治醫師全神貫注,憑借著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小心翼翼地清除膿腫,每一個動作都精準無誤。
術后情況
術后,神經外科醫護人員時刻關注著他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經過數周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小王的病情逐漸出現轉機。體溫開始下降,頭痛得到緩解,抽搐次數明顯減少,各項身體指標也逐漸趨于正常。
出院情況
如今,小王已經出院,重新回歸正常生活。他的臉上再次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家人也對汝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們充滿了感激之情。這場與病魔的較量,是汝州市人民醫院醫生精湛醫術的生動體現,他們用專業和責任,為小王的生命保駕護航,書寫了一段溫暖而感人的生命奇跡。
一起認識下腦膿腫
腦膿腫是顱內感染性病變,指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腦炎、慢性肉芽腫及腦膿腫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蟲侵入腦組織而致腦膿腫。
臨床表現和膠質瘤、腦轉移瘤相似,典型癥狀頭疼、局限性神經功能缺陷和進行性的行為及認知功能障礙,僅半數患者有發熱癥狀。
腦膿腫病因
腦膿腫的病因一般有五種:
(一)耳源性腦膿腫。耳源性腦膿腫通常由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導致,多數位于顳葉和小腦。
(二)鼻源性腦膿腫。鼻源性腦膿腫多數是由于副鼻竇出現化膿性感染導致,在臨床上一般比較少見。
(三)血源性腦膿腫。血源性腦膿腫多數是由于身體的其他部位感染,合并各類膿毒血癥,經血液播散導致。
(四)外傷性腦膿腫。外傷性腦膿腫多繼發于開放性顱腦損傷。
(五)隱源性腦膿腫。原因可能是原發感染程度較輕,機體抵抗力較強,或者早期應用了抗生素,已經控制了感染。但是,顱內仍有細菌潛伏,當機體抵抗力較弱的時候,腦內的潛伏病灶逐漸就會發展成膿腫。
腦膿腫的影像學診斷
腦膿腫是顱內嚴重感染性疾病,致殘和致死率都很高,因此及時正確的診治非常重要。對于腦膿腫的診斷除依靠病史、臨床表現外,目前更依賴于 CT、MRI。
對有典型的發熱、感染中毒癥狀,有中耳炎、乳突炎,其他部位感染或有易感因素者,結合影像檢查易于診斷,典型的影像學表現為,在CT和MRI上可見單發或多發薄壁均勻一致的環狀強化病灶并周圍大片水腫。
不典型者常需依靠MRI的特殊成像序列進行鑒別,如磁共振灌注成像、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波譜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um,MRS)、彌散張量成像和磁敏感加權成像等,為腦膿腫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很有價值的證據。
發現腦膿腫,應該如何處理?
在膿腫尚未完全局限以前,應進行積極的抗炎癥和控制腦水腫治療。
膿腫形成后,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抗感染應針對不同種類腦膿腫的致病菌,選擇相對應的細菌敏感的抗菌素,并且經過6-8周的正規用藥。同時應降低顱內壓。
對于某些患者常規的抗感染已經不能奏效,這時就應該采用手術干預,可選擇穿刺抽膿術、導管持續引流術、切開引流術或膿腫切除術等。(秦俊杰 王婉璐 楊依涵)
#汝醫初心戰略#永葆紅色初心,秉持醫者初心,彰顯文化初心。專題編輯:石劍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