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蘭,今年58歲,初中畢業,來自一個小縣城。
年輕時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沒能繼續讀書,16歲就跟著親戚進了縣里的針織廠。
后來廠子效益不錯,我干得又勤快,慢慢做到了一線的班組長。
廠子改制后,我靠著工齡和表現,拿到了一筆安置金,也算是平平穩穩地提前退休了。
我丈夫叫趙明,是我們廠的電工,老實本分,跟我一樣,干了一輩子沒出什么大事。
我們結婚三十多年,雖然也有磕磕碰碰,但日子算是安穩。我們有一個兒子,名叫趙磊,是我們唯一的孩子。
趙磊從小就聰明懂事,學習也好。我們夫妻倆省吃儉用供他上學,大學畢業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在一家外企做工程師,收入還不錯。因為他在外地,我們一年能見上幾次就算不錯了。
我對他一直寄予厚望,覺得他是我們趙家的希望。尤其是我們只有這一個兒子,將來香火、財產,全得靠他傳下去。
但我萬萬沒想到,趙磊談了個女朋友后,竟然提出了一個讓我無法接受的要求——孩子要隨女方姓。
02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趙磊帶回來的女孩叫林珊,是他大學的同學,長得挺清秀,話不多,看著文文靜靜。
我本來挺滿意的,想著小兩口能在省城安個家,我們老了也能去小住幾天,享點清福。
剛開始接觸那幾天,林珊也挺客氣,叫我“阿姨”,做事也有禮貌。我心里琢磨著,這姑娘雖然不是特別熱情,但起碼懂事。
可沒想到,飯桌上她突然冒出一句:“阿姨,我們以后結婚了,孩子能不能隨我姓?”
那一瞬間,我整個人都愣住了,手里的筷子都差點掉了下來。我看著她,再看看趙磊,他低著頭不說話,明顯是默認了。
我壓住怒火,盡量平靜地問:“你說什么?你再說一遍?”
林珊倒也不怯場:“我家只有我一個孩子,我爸媽一直希望能有個孩子隨我們姓。磊磊也同意了,我們覺得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我氣得笑了:“沒什么大不了?你知不知道,這在我們家是大事?趙家只有磊磊這一個兒子,你讓我們斷了香火?”
趙磊終于開口了:“媽,現在不是老封建的年代,孩子跟誰姓不代表什么。我們已經商量好了,哪邊的父母需要照顧,我們都盡力。”
我拍了桌子:“不行!趙家的孫子,必須姓趙!你要是堅持讓孩子姓林,那你們這婚就別結!”
林珊的臉色一下子變了,趙磊也一下站了起來:“媽,你怎么能這樣?我們是兩個人的家庭,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你要是連這都做不了主,那你就不是趙家的人!”我怒吼道。
那頓飯吃得不歡而散。第二天,趙磊帶著林珊回了省城,之后幾天電話都沒接。我氣得不行,直接打電話過去:“你要是還認我是你媽,就分手!”
趙磊沉默了一會兒,說了句:“好。”
我當時心里一陣暢快,覺得自己做對了,保住了趙家的根。可是后來,趙磊越來越少打電話,逢年過節也只是象征性地回來一兩天。有一次我問他感情的事,他只是淡淡地說:“現在工作忙,沒時間考慮。”
我知道,他是心里有怨。
那幾年,我也曾后悔過,想過是不是自己太強勢。但每次想到趙家香火斷了,我就覺得不能退讓。
直到十年后,我才明白,有些東西,比姓氏更重要。
那年冬天,我生了一場病,住進了醫院。醫生說是高血壓引起的腦供血不足,需要住院觀察。趙明馬上打電話叫趙磊回來。兩天后,他帶著一個女人來了。
我一看,竟然是林珊。
她臉上多了幾道細紋,但神情還是那樣淡定溫和。她走到我床前,輕聲說:“阿姨,我來看您了。”
我說不出話來,心里一陣復雜。她怎么還會來看我?我不是早就把她趕走了嗎?
趙磊看出了我的疑惑,低聲說:“媽,這些年我一直和林珊在一起,沒結婚,也沒孩子。”
我震驚了:“你們……沒分手?”
林珊點點頭:“我們只是沒領證。我們一直在一起,但沒有孩子。磊磊說,他不想再讓我受委屈。”
我啞口無言。
趙磊嘆了口氣:“媽,我一直想告訴你,但你以前那么堅決。我沒辦法,只能騙你說分手。其實這些年,我們過得也挺好的,就是……你老了,我怕你一個人,我想讓你知道真相。”
林珊接著說:“我爸媽后來也想通了,說姓什么都不重要,孩子只要健康就好。但我們一直沒要孩子,因為磊磊希望……你先原諒我們。”
我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原來這些年,我兒子一直背著我,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而我,卻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
我抓住林珊的手,說:“你……你還愿意叫我阿姨,我就知足了。”
她笑了,眼里也有淚光。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姓什么真的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彼此相愛,尊重彼此,也沒忘了我這個老人。
03
出院后,我留在省城住了一段時間,林珊每天都來照顧我。她做飯很不錯,味道剛剛好,不咸不淡。我有時候坐在沙發上看她忙碌的身影,心里說不出的安穩。
趙磊偶爾加班晚了,她就一個人陪我聊天,講她工作的事,講她父母的近況。她沒有埋怨我一句,反而說:“我理解您當時的想法,做母親的,總是為孩子好。”
我聽了這話,心里像被什么戳了一下,酸酸的。
后來我主動問:“你們……還想要孩子嗎?”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著點頭:“想啊,只要您同意。”
我握住她的手,說:“姓什么都行,只要你們幸福。”
她眼圈一下就紅了。
人生走到這個年紀,我才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我們父母那一代,總是覺得自己懂得最多,能為兒女做最好的選擇。但其實,真正的愛,是尊重,是退讓,是懂得放下。
孩子姓什么,不如孩子笑得開心;家姓誰的,不如家里溫暖。
我不后悔當年的堅持,因為那是我的局限,但我慶幸現在還能補救,還能看到他們幸福。
十年后再見她,我愣住了,也終于明白了:有些堅持,是該放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