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一家養殖基地的火災,如一場無情的噩夢,給負責人楊先生一家帶來了沉重打擊。然而,一只白獅頭鵝展現出的頑強生命力,又在這片廢墟中點亮了一絲溫暖與希望。
3 月 24 日零點過后,養殖基地疑遭縱火,熊熊大火瞬間吞噬了 8 個大棚。數百只白獅頭鵝、眾多雞、鴨、種蛋及爬蟲類寵物在火海中喪生,珍貴的紅木家具、根雕作品以及盆景也都化為灰燼。楊先生的愛人提及,夫妻二人多年起早貪黑、全年無休才積累下這些,此次損失遠超預估的 2000 多萬元,像文玩玉米種子損失數萬粒,稀有雞鴨鵝種蛋上萬顆,精心養殖六年才積累到 500 多只的白獅頭鵝,多為優良原種,擴繁困難。此外,火災發生后,楊先生通過無人機航拍發現,被焚毀的大棚分布在基地兩側,中間相隔約 200 米寬的開闊地,開闊地無明顯著火痕跡,大火如何蔓延燒毀兩側大棚,令人費解。且基地此前已兩次遭遇火災,均未找到責任人,此次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而基地沒有保險,所有損失只能自行承擔。
在這場悲劇中,一只白獅頭鵝的表現令人動容。它身上多處被燒熟,肌肉外露,卻不吃不喝在被燒死的同伴身邊守候了 3 天。楊先生心疼落淚,為保住這只大鵝,請來獸醫為它治療,打消炎針、用碘伏外敷,放在大棚里悉心照料。經過多日努力,“鵝堅強” 開始慢慢恢復,從不吃不喝到可以正常進食,糞便也從拉綠水變得成型。獸醫判斷它活下來的希望很大,盡管外觀可能受影響,但生命得以延續。與之相比,另一只受傷更重的白獅頭鵝,兩只腳、鵝冠被烤熟,眼睛被燒瞎,最終沒能搶救過來。
這場火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 “鵝堅強” 的存在又給人以慰藉。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查明火災原因,給楊先生一家一個交代。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農業是國家的根基,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和農村經濟的穩定。因此,加強養殖基地的安全防范,提高火災等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楊先生一家在火災后的堅強與堅持,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他們不僅積極自救,還努力救治幸存的動物,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這種精神,無疑是對抗災難的一股強大力量。
此外,這場火災也提醒我們,保險對于企業和個人而言,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風險保障。希望楊先生一家能夠盡快走出陰影,重建養殖基地,并考慮為未來的風險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此,我們也呼吁廣大網友,關注身邊的安全問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對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為楊先生一家加油打氣。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時事熱點我來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